內容概要:近年來,福州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不斷激活新質生產力,通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壯大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電子信息、紡織化纖、化工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產業鏈布局加速完善,創新能力穩步提升,“344”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上市企業:銳捷網絡(301165)、福日電子(600203)、新大陸(000997)、華映科技(000536)、騰景科技(688195)、國脈科技(002093)、銳達科技(836453)、航天發展(000547)
相關企業:冠捷電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易德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捷星顯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福建阿石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晨征光電有限公司、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陸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福建聯迪商用設備有限公司、福建飛毛腿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星網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大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恒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永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福建金源紡織有限公司、福州市長樂區廣豐紡織有限公司
一、福州市宏觀經濟分析
福州簡稱“榕”,是福建省省會,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福州市經濟運行平穩,總量不斷提升,2020年成功躋身“萬億城市俱樂部”之列。2024年福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236.76億元,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3.23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5124.34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8389.19億元,增長5.2%。
福州市工業運行韌性強勁,主導產業穩中向好,固定資產投資增勢穩健。2024年,福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十大重點行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加值增長11.3%。2024年,福州市(不含平潭,下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9%。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近年來,福州市通過實施促進龍頭企業改造升級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扶持企業技術研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行動計劃等,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科研水平不斷提升。2023年福州市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達283億元,技術合同數9253項,合同金額105.3萬元。2024年,福州市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連續8年保持全省第一。
二、福州市產業結構分析
2022年,福州市印發《福州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福州市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6萬億元、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打造一批戰略性產業集群、標志性領軍企業和國際性品牌產品。“十四五”時期,福州市將推動“142”產業體系轉向“344”產業體系,即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紡織化纖三大引領產業,培育壯大軟件信息、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四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冶金、建材、食品、輕工四大基礎產業。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圍繞“兩軸”(以閩江為發展帶構建閩江至臺灣海峽的沿江發展軸,以海峽西岸為發展帶串聯沿海城市群、港口群和產業群的濱海發展軸)、“兩灣區”(以福清灣、江陰灣地區為主體的環福清灣,以羅源灣地區為主體的環羅源灣)、“二十一個重點園區”,構筑“兩軸兩灣區二十一園區”的產業空間格局。
福州市擁有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福州臺商投資區、福州元洪投資區等多個國家級工業園區。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為電子信息、輕工食品、機械制造、物聯網等,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為電子信息、汽車部件、光學儀器等,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導產業為新一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
三、福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市場分析
電子信息產業是福州市三大引領產業之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加工制造到自主創新,從以電子信息制造為主到電子信息制造和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并重,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近年來,福州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如2023年5月,發布了《關于支持光電產業發展措施的通知》,提出對對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1億元、3億元、5億元、10億元、50億元的光電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在2024年3月發布的《福州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中提出圍繞軟件、新一代通信技術、物聯網、新型顯示、光電信息等優勢賽道,推進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數據庫、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件研發和應用,推動5G與云計算、智能傳感、機器學習等技術全面融合,發展可穿戴設備、家用智能終端、車載智能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加快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福州新區打造以智能汽車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平板顯示產業是福州市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值大戶,以捷聯電子、華映科技等企業為龍頭,以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為依托,通過產業鏈的不斷整合、發展,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平板顯示產業鏈條。通信及網絡終端產業是福州市電子信息制造業中自主創新能力最好、核心競爭力最強、產品附加值最高的產業,涌現出星網銳捷、新大陸、聯迪、飛毛腿等一批在國內享有名氣、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企業。在集成電路領域,瑞芯微電子、福順半導體是福州市集成電路產業鏈鏈主企業。電子元器件產業是福州市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在各個細分類別涌現了許多具有專業性、代表性的重點企業,在光電子元器件領域擁有高意通訊、高意光學、華科光電、福晶科技等企業,在電子元件領域擁有國光電子、山昌電子等企業,在印制線路板領域擁有福強精密、閩威實業等企業。
四、福州市紡織化纖產業分析
紡織產業是福州的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業之際,福州市發布了多項政策,推動紡織化纖行業轉型升級。2023年10月發布的《福州市質量強市建設規劃》,提出依托骨干企業大力開發面向電子信息、化纖紡織等產業智能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裝備。在2024年5月發布的《外貿出口優勢產業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5年)》,也提出圍繞紡織化纖核心產業鏈,發揮龍頭企業鏈主帶動作用,加快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推動紡織鞋服新產品研發上市,構建功能化、一體化、高端化、綠色化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打響福州功能性新型紡織材料國際化品牌,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大規模紡織功能新材料產業集群。
福州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經編(花邊)面料、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之一,其龐大的產量能夠滿足全球服裝、家紡等眾多行業的原材料需求,為全球紡織品市場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產品選擇。數據顯示,2023年福州市共生產紗263.27萬噸,布20763萬米,服裝5217萬件。
福州紡織業以長樂區為核心,目前長樂區已形成完整的紡織產業鏈。近年來,長樂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把握發展機遇,全力支持紡織企業做大做優,推動紡織產業實現新一輪擴張,特別是引導優勢企業做精做強,培育了一批紡織行業龍頭企業。2024年,長樂區規上紡織服裝企業增長到279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644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63%。
福州市培育了恒申控股、永榮控股、金綸高纖、長源紡織等本土龍頭企業,其中福州長樂企業恒申控股集團從做“一根尼龍繩”起步,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商。目前,福州已初步形成了石化化纖原料、化纖、棉紡、織造、染整、服裝、紡織機械為一體的紡織化纖產業集群。
五、福州市新質生產力發展總結
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福州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不斷激活新質生產力,通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壯大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電子信息、紡織化纖、化工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產業鏈布局加速完善,創新能力穩步提升,“344”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