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據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2024 年10 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合計產量為113.1GWh,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45.5%。10 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銷量為110.3GWh,環比增長6.2%,同比增長47.4%。其中,動力電池銷量為79.1GWh,占總銷量71.7%,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30.6%;其他電池銷量為31.2GWh,占總銷量28.3%,環比增長14.1%,同比增長118.6%。
需求端,動力儲能需求共振,淡季不淡。動力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年底沖量帶動排產上行;儲能受部分企業備貨需求增加提振,行業整體維持增勢,支撐電池企業11 月排產環比增長8%,其中頭部電池企業增勢明顯。
供給端,資本開支收縮,擴產難以為繼。24Q2 以來,鋰電產業鏈各環節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位于高位,但行業過剩使得資本開支持續收縮,除了電池、隔膜環節外,材料企業普遍現金流狀況較差。從全年資金需求與現金余額來看,材料企業雖不面臨償債風險,但大部分不具有擴產能力。
漲價成為本輪行情演繹的線索。
第一階段:產品結構升級導致高端產品供給有限。高壓實密度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受益于快充趨勢,滲透率快速提升導致供給缺口,高端產品漲價。
第二階段:低價單價格修復。銅箔、負極等環節加工費過低,部分廠商選擇性放棄低價訂單,由于頭部電池廠需求旺盛,過低的加工費上漲至合理區間。
展望年底至25 年,漲價行情有望進一步演繹:
1、24 年底議價窗口,有望進一步推動漲價。四季度以來終端需求持續向好,電池廠排產預期上調,疊加年底商議下一年價格,供需反轉的廠商有望重新獲得議價權,加工費有望持續上漲。
此外,電池廠對于25 年需求指引樂觀,頭部電池廠產能利用率高位、在手現金充裕,億緯鋰能發行可轉債預案獲深交所審核通過,25 年電池企業重啟資本開支確定性增強,有望加劇材料供需缺口,帶來新一輪的漲價輪動行情。
2、25Q2-Q3 周期拐點有望出現。我們在《從周期和成長視角把握拐點——鋰電行業2025 年投資策略》中提到,材料環節的資本開支收縮幅度更深,磷酸鐵鋰正極、負極、銅鋁箔、電解液較早進入出清階段,有望率先迎來周期拐點。
3、估值提升。當前市場流動性充足,需關注寧德時代估值水平,有望帶動行業整體估值抬升。
投資建議:
1) 從漲價角度,建議關注短期漲價彈性更大的銅箔、磷酸鐵鋰正極環節,關注:
湖南裕能、萬潤新能、中一科技、諾德股份。
2) 從周期拐點角度,建議關注有望率先出清,且具備擴產能力的材料龍頭,關注:
尚太科技、中科電氣、星源材質、信德新材。
3) 從新技術角度,建議關注硫化物固態電池、高壓快充等方向,關注:當升科技、有研新材、納科諾爾。
風險分析:需求不及預期、海外政策風險、競爭加劇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殷中樞/陳無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