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7 月22 日,公開市場7 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 年期LPR、5 年期LPR各調降10bp 至1.7%、3.35%、3.85%,基本符合預期。我們認為,此次降息主要出于以下兩方面考慮:
1)通過降息刺激信貸需求修復,推動全年經濟目標實現。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二季度我國GDP 同比增長4.7%,較一季度有所放緩。隨著政策利率下調,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有望提振。
2)引導報價利率向實際最優惠客戶利率水平靠攏。此次調降LPR,貸款報價更加反映貸款市場真實利率水平,社會融資效率有望提高。
央行在刺激經濟的同時,對于長期利率回升的指引和態度并沒有變化:一是此次適當減免MLF 操作的質押品的政策,體現了監管層鼓勵機構減持中長債的政策意圖。二是近期監管部門已采取借入并賣出國債、公開發聲、調研銀行債券投資情況等多種方式引導市場對中長債收益率的預期。
我們預計,本次降息對銀行的息差影響有限。資產端來看,降息短期內只影響新發生貸款和到期續作貸款的定價,對貸款增量的提振效果更為明顯;2025 年資產端重定價可能會對息差有一些影響,但屆時負債端可能會有相應對沖。負債端來看,銀行存款成本改善空間有望擴大,對資產端息差收窄的對沖作用有望增強。一方面,前期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今年以來,銀行端多次下調存款利率,并于4 月開始按照監管要求進行手工補息整改。另一方面,銀行存款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調。根據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銀行存款利率要與1 年期LPR 報價和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掛鉤,那么此次LPR 利率下調或是新一輪存款降息的前奏。
整體來看,降息利好銀行板塊。雖然靜態來看,降息對銀行息差有負面影響,但是幅度相對可控,且在市場預期之內。但中長期來看,降息有助于提振信貸需求,改善經濟預期,從而利好銀行基本面。展望后續,“穩增長”措施下銀行貸款量增質優可期。一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好發力見效,更多項目配套信貸需求有望被帶動。二是財政資金也有望更多聚焦于擴大內需層面。特別國債被運用于促進消費和投資,將激發出更多有效需求,降息帶來的融資成本降低與之形成合力,有望激發出更多有效需求。隨著經濟回升向好,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有望更加扎實。我們對2022 年初以來8次降息后的銀行板塊行情進行復盤,發現降息后銀行板塊出現絕對收益行情概率較大。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的行情有三方面的驅動因素。一是股息率選股邏輯在板塊內的擴散,高股息策略從國有行擴散到中小行。二是地產政策的放松。三是市場對于銀行凈息差下行斜率放緩以及基本面即將見底的期待。
展望未來,銀行板塊要更多檢驗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未來基本面的走勢。
投資標的方面,一是重點推薦浦發銀行。浦發銀行正處在困境反轉階段,當前公司存量不良接近出清,不良生成率持續下行,信用成本邊際改善,利潤彈性有望釋放。并且,公司自去年四季度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信貸資產投放動能的增強有望帶動營收增速向上。二是建議關注高股息率的績優區域性銀行江蘇銀行。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疲弱;政策推進不及預期;信貸需求不及預期;市場風格切換。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張宇/郭其偉


2024-2030年中國銀行業大模型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銀行業大模型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全球及中國銀行業大模型企業案例解析,中國銀行業大模型產業政策環境洞察&發展潛力,中國銀行業大模型產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