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告對三大運營商2021 年年報及通信業運營數據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國運營商傳統電信運營業務發展質態逐步改善。產業互聯網業務增長強勁,成為運營商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運營商資本開支保持平穩,結構上側重產業數字化和傳輸網投入,投資能效進一步改善。當前運營商板塊估值仍處于底部位置,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維持對行業“推薦”投資評級。
三大運營商發布2021 年年度報告,業績穩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續向好。根據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2021 年年報,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78.54、4341.59、8,482.58 億元人民幣,同比提升7.9%、11.3%、10.4%(20 年同比增長4.6%、4.8%、3.0%);實現歸母凈利潤63.05、259.52、1159.37 億元人民幣,同比提升14.2%、24.4%、7.5%(20 年同比增長10.8%、1.6%、1.1%)。產業互聯網業務高速發展,傳統移動、固網業務穩步增長,三大運營商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移動通信及家庭寬帶“提速降費”已告一段落,經營生態良性向好,運營商基本面迎來歷史性拐點。1、政策面:2015-2020 年期間我國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的平均資費下降幅度超過95%,光纖用戶及4G 用戶占比均實現大幅提升。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已不再提“提速降費”要求,給運營商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2、基本面:收入端來看:運營商傳統業務收入拐點顯現,ARPU觸底回升趨勢逐季度強化,ToB 業務加速拓展,支撐中長期收入增長;成本端來看:嚴控用戶拓展成本,營銷費用管控加強;堅持精準高效投資,折舊攤銷費用有望保持平穩。
對比全球主流運營商,我國運營商整體估值偏低,仍有提升空間。從 PB 估值來看,根據彭博一致預期,海外主流運營商如 Verizon、T-Mobile、KDDI、德國電信 PB 普遍在2.0 倍以上,國內運營商普遍在 1.0X 以下;從EV/EBITDA 估值來看,海外主流運營商均值為7.4X,國內運營商普遍在 5.0X以下。我國運營商整體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投資建議:當前運營商板塊估值仍處于底部位置,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建議重點關注。傳統業務方面,“四升五”對移動業務形成支撐,增值服務融合推廣拉動家寬業務恢復增長,ARPU 拐點趨勢正在逐季加強。2022 年5G應用或將陸續落地,運營商5G 網絡投資逐步進入收成期,折舊攤銷、網絡運維、市場推廣等成本費用好于預期。創新業務方面,運營商在云計算、IDC等領域具備“云網融合”優勢,在5G 時期將充分發揮其網絡優勢賦能工業互聯網等行業應用,新興業務轉型已陸續實現突破,收入占比亦在逐步提升,但目前新興業務真實價值尚未被市場充分認識,未來具備估值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行業監管政策變化的風險、5G 業務發展和運營面臨商業模式不成熟的風險、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通信及設備領域主要企業經營分析,中國5G6G通信行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空間測算,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投資機會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