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1、政策環境分析(P)
1)市場政策
隨著全球范圍內的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加劇,世界各國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與生產活動。我國將新能源汽車發展置于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要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要壯大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我國政府提出要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新能源汽車產業早已被列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隨著全球不斷推行更加嚴格的碳排放標準,國內環保監管趨嚴,政策引導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2019年10月,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意見稿),規劃指出,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2030年達到40%。2021年3月全國人大發展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遷景目標綱要》,規劃指出,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政策梳理
時間 | 政策名稱 | 頒發部門 | 相關內容 |
2015年5月 | 《中國制造2025》 | 國務院 | 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幼電機、先進變逮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充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
2016年12月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國務院 | 到2020年,實現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 |
2017年4月 |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 |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 |
2017年9月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 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 | 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汽車綠色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
2018年3月 |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 |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 | 探索技術經濟性強、資源環境友好的多元化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模式,推動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將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 |
2019年3月 |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 | 進一步提高了技術質量門檻,倒逼企業提升技術和市場競爭力 |
2019年5月 | 《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 | 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鐵路總公司 | 推進綠色車輛在公共交通、出租汽車等領域的規?;瘧?/div> |
2019年6月 | 《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 | 工信部 | 引導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進入“自由競爭”良性發展時代 |
2019年6月 | 《關于繼續執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公告》 | 財政部、稅務總局 | 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
2019年6月 | 《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 | 取消新能源汽車的限購、限行 |
2019年7月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意見稿)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公布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 |
2020年4月 | 《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 | 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 |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
2021年5月 | 《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 發改委、能源局 | 提出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提升城鄉地區充換電保障能力、加強充換電設施運維和網絡服務、做好配套電網建設與供電服務等7方面意見。 |
2020年6月 | 《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完善新能源汽車積分靈活性措施,降低積分供需失街風險、保障積分價格。 |
2020年7月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 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 | 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14%、16%、18%。 |
2020年10月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 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20%左右:2030年,新能源汽車在總銷量中的占比提升至40%左右: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內汽車市場主流(占總銷量的50%以上)。 |
2020年11月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國務院 |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
2021年3月 |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遷景目標綱要》 | 全國人大 | 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補貼政策
新能源車作為政府大力扶持的行業,補貼政策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補貼對全年的新能源車銷量有著明顯的影響。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2021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標準、產品技術指標門檻要求、強化監督管理、推動提高產業集中度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明確加大僵尸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锻ㄖ芬?,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
一、非公共領域補貼方案 | |||||||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方案(非公共領域):萬元 | |||||||
車輛類型 | 純電動續駛里程R(工況法、公里) | ||||||
純電動乘用車 | 300≤R<400 | R≥400 | R≥50(NEDC工況)/R≥43(WLTC工況) | ||||
1.3 | 1.8 | / | |||||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 | / | 0.68 | |||||
1.純電動乘用車單車補貼金額=Min{里程補貼標準,車輛帶電量×400元}×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系數×車輛能耗調整系數。 2.對于非私人購買或用于營運的新能源乘用車,按照相應補貼金額的0.7倍給予補貼。 3.補貼前售價應在30萬元以下(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企業官方指導價等為參考依據,“換電模式”除外)。 | |||||||
新能源客車補貼方案(非公共領域):萬元 | |||||||
車輛類型 | 中央財政補貼標準(元/kWh) | 中央財政補貼調整系數 | 中央財政單車補貼上限(萬元) | ||||
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Wh/km·kg) | 6<L≤8m | 8<L≤10m | L>10m | ||||
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 | 400 | 0.18(含)-0.17 | 0.17(含)-0.15 | 0.15及以下 | 2 | 4.4 | 7.2 |
0.8 | 0.9 | 1 | |||||
快充類純電動客車 | 720 | 快充倍率 | 1.6 | 3.2 | 5.2 | ||
3C-5C(含) | 5C-15C(含) | 15C以上 | |||||
0.8 | 0.9 | 1 | |||||
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 | 480 | 節油率水平 | 0.8 | 1.6 | 3.04 | ||
60%-65%(含) | 65%-70%(含) | 70%以上 | |||||
0.8 | 0.9 | 1 | |||||
單車補貼金額=Min{車輛帶電量×單位電量補貼標準;單車補貼上限}×調整系數(包括: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系數、快充倍率系數、節油率系數) | |||||||
新能源貨車補貼方案(非公共領域):萬元 | |||||||
車輛類型 | 中央財政補貼標準(元/kWh) | 中央財政單車補貼上限(萬元) | |||||
N1類 | N2類 | N3類 | |||||
純電動貨車 | 252 | 1.44 | 2.8 | 4 | |||
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貨車 | 360 | - | 1.6 | 2.52 | |||
二、公共交通等領域補貼方案 | |||||||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方案(公共領域):萬元 | |||||||
車輛類型 | 純電動續駛里程R(工況法、公里) | ||||||
純電動乘用車 | 300≤R<400 | R≥400 | R≥50(NEDC工況)/R≥43(WLTC工況) | ||||
1.62 | 2.25 | / | |||||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 | / | 0.9 | |||||
1.純電動乘用車單車補貼金額=Min{里程補貼標準,車輛帶電量×495元}×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系數×車輛能耗調整系數。 2.對于非私人購買或用于營運的新能源乘用車,按照相應補貼金額的0.7倍給予補貼。 3.補貼前售價應在30萬元以下(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企業官方指導價等為參考依據,“換電模式”除外)。 | |||||||
新能源客車補貼方案(公共領域):萬元 | |||||||
車輛類型 | 中央財政補貼標準(元/kWh) | 中央財政補貼調整系數 | 中央財政單車補貼上限(萬元) | ||||
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 | 450 | 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Wh/km·kg) | 6<L≤8m | 8<L≤10m | L>10m | ||
0.18(含)-0.17 | 0.17(含)-0.15 | 0.15及以下 | 2.25 | 4.95 | 8.1 | ||
0.8 | 0.9 | 1 | |||||
快充類純電動客車 | 810 | 快充倍率 | 1.8 | 3.6 | 5.85 | ||
3C-5C(含) | 5C-15C(含) | 15C以上 | |||||
0.8 | 0.9 | 1 | |||||
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 | 540 | 節油率水平 | 0.9 | 1.8 | 3.42 | ||
60%-65%(含) | 65%-70%(含) | 70%以上 | |||||
0.8 | 0.9 | 1 | |||||
單車補貼金額=Min{車輛帶電量×單位電量補貼標準;單車補貼上限}×調整系數(包括: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系數、快充倍率系數、節油率系數)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經濟環境分析(E)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不斷快速的發展,綜合國力以及經濟實力都得到了增強,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增長,2020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達101.6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51萬億元,同比增長2.54%,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已完成82.31萬億元。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2萬元,較2019年增加了0.15萬元,同比增長4.7%,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3萬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水平,隨著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提升,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2014-2021年9月中國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3、社會環境分析(S)
進入21世紀以來,汽車在我國社會的普及度越來越高,全國汽車駕駛人數也在逐年上升,截止2021年9月中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達4.76億人,汽車駕駛人4.39億人,新領證機動車駕駛人0.27億人,每年新增駕駛員數量較多,為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市場。
2015-2021年9月中國機動車駕駛人數、汽車駕駛人數及新領證機動車駕駛人數統計
資料來源:公安部、智研咨詢整理
另外,近年來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長,居全球首位,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9893.5百萬噸,較2019年增加了87.47百萬噸,同比增長0.9%。傳統汽車多使用柴油、汽油等石油提煉物,其排放的尾氣造成了霧霾、酸雨、氣候變暖等生態問題,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威脅,這些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隨著國家的積極宣傳及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選擇綠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同時,共享經濟也應運而生,面對環境問題,堅持低碳出行的社會氛圍為新能源汽車在社會上的推廣奠定了思想基礎。
2010-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4、技術背景分析(T)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上,中國已取得傲人的成績,總體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申請專利量呈增長趨勢,尤其自2016起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申請專利量增幅更為明顯,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申請專利量達11208件,較2019年增加了1816件,同比增長19.3%,2021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申請專利量為3206件,新的技術的不斷涌現,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2010-2021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申請專利量統計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新能源汽車”。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從申請專利量分布來看,江蘇省居全國首位,截止2021年10月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為7259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15.50%,占比最大;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為6782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14.48%;廣東省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為5996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12.81%;浙江省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為4461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9.53%;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為3751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8.01%;重慶市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為2913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6.22%。
截止2021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分布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新能源汽車”。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從申請專利量技術分類來看,作業;運輸專利占比最大,截止2021年10月,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中,作業;運輸專利申請量為22795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51.77%,占比非常大;電學專利申請量為11271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25.60%;物理專利申請量為5213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11.84%;機械工程;照明;加熱;武器;爆破專利申請量為2922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6.64%;固定建筑物專利申請量為781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1.77%;化學;冶金專利申請量為741件,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的1.68%。
截止2021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技術分類統計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新能源汽車”。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成本和價格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趨勢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