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參分布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在黃渤海域,主要經濟品種是刺參,也是我國最為知名的海參種類,熱帶區主要在兩廣和海南沿海,主要經濟品種有梅花參等。
海參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一、海參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我國漁業生產總體平穩,水產品產量由降轉增,水產品供給由大量滯銷到逐步恢復常態,市場價格先跌后升,漁業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2020年,我國漁業經濟總產值27543億元,比2019年增加1137億元,同比增長4.3%。
2015-2020年我國漁業經濟總產值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海參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數據顯示:其中,海水養殖產值3836億元,比2019年增加261億元,同比增長7.3%。海水養殖產值排在前列的省份分別是山東931億元、福建841億元、廣東648億元、遼寧373億元、江蘇328億元。
2015-2020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值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對海參營養價值認可的提升,全國范圍內海參的養殖面積整體不斷增加。截至2020年底,全國海參養殖總面積24.27萬公頃,較上年略減少0.4萬公頃,同比下降1.65%。
2015-2020年全國海參養殖總面積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遼寧海參養殖面積227.6萬畝,占海參養殖總面積的62.5%;山東海參養殖面積119.5萬畝,占海參養殖總面積32.8%;河北海參養殖面積14.2萬畝,占海參養殖總面積3.9%;福建海參養殖面積2.2萬畝,占海參養殖總面積0.6%。
2020全國各地區海參養殖面積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海參養殖面積的增加,專業養殖能力的提升及具備專業養殖知識的人才的供應,促進了我國海參產量的大幅增加。2020年,全國海參總產量19.65萬噸,比2019年增長2.22萬噸,同比增長12.71%。
2015-2020年全國海參總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山東9.89萬噸,占全國50%,遼寧5.64萬噸,占全國28.7%,福建2.8萬噸,占全國14.2%,河北1.3萬噸,占全國6.6%。按照每噸成品海參15萬元/噸計算,全國海參原料產值291.7億元,全產業鏈產值600億元左右。
2020年全國海參主產區產量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海參產品在高端市場掀起熱潮。但隨后因大肆擴張,造成行業產能迅速擴大,進而導致育苗、養殖、加工等全產業出現下行。2020年,全國海參苗產量550億頭,比2019年增加26億頭,同比增長4.88%。
2015-2020年全國海參苗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山東海參苗產量332.87億頭,占海參苗總產量的60.5%;遼寧海參苗產量196億頭,占海參苗總產量的35.6%;河北海參苗產量21.17億頭,占海參苗總產量的3.85%。
2020年全國各地區海參苗產量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二、海參產業發展方向
海參產業是一個近千億的朝陽產業,隨著行業的規范和提升,隨著消費者的不斷信任和認可,海參產業必將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海參更多營養成分將被認識和挖掘,海參衍生品逐漸為消費者所接受,海參作為原料進入醫療臨床應用成為現實。
我國海參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海參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海參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國海參行業發展前景預測,中國海參行業發展趨勢預測,中國海參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