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長沙既擁有深厚的傳統產業基礎,又具備發展新興產業的獨特優勢。近年來,在中央政府及省政府引導下,長沙強調把新興產業作為拼經濟、謀長遠的重頭戲,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已經展示了對長沙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重要支撐力,長沙產業能級不斷躍升,新興產業提速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以“4433”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加速形成,產業競爭優勢持續增強。
上市企業:三一重工(600031)、鐵建重工(688425)、中聯重科(01157)、山河智能(002097)、五礦新能(688779)、長遠鋰科(688779)、藍思科技(300433)、景嘉微(300474)
相關企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汽車廠、廣汽埃安長沙分公司、湖南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長沙分公司、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索恩格汽車部件(中國)有限公司、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延鋒汽車飾件系統(長沙)有限公司、湖南同舟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關鍵詞:長沙市、新質生產力、工程機械、汽車、新能源汽車、“965”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長沙市宏觀經濟分析
長沙市為湖南省省會,是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2023年長沙市常住總人口1051.31萬人,城鎮化率為83.59%。近年來,長沙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質效雙升。2017年,長沙首次邁入“萬億俱樂部”。2024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68.78億元,同比增長5.0%,首次突破1.5萬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5.0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5457.05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9326.70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為3.2%、35.7%和61.1%。
長沙始終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2024年,長沙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年提高9.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對全市投資發揮支撐作用,制造業投資增長14.9%,拉動全市投資增長3.9個百分點。分投資方向看,工業投資增長11.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9%,遠高于整體水平。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24年,長沙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97.71億元,同比增長4.2%,高于全國增速0.7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增速1.2個百分點。2025年,國家戰略性部署消費工作,全國各大城市都在搶灘布局。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市政府工作報告,都將“促消費擴容”“全面擴大有效需求”擺在首位。
二、長沙市產業結構分析
近兩年,長沙市發布了《長沙市關于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長沙市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促進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不斷完善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長沙正加快構建“4433”現代化產業體系——工程機械、先進儲能材料、新能源汽車、現代金融4個支柱產業,數字產業、智能產業、新能源、大健康4個新興產業,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文化旅游3個傳統產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術3個未來產業。
長沙積極推進產業集群梯次培育,構建產業集群“雁形方陣”。截至2024年,長沙累計培育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3個(分別為長沙市工程機械集群、長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集群、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集群),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個(分別為長沙縣數控磨床產業集群、瀏陽市高端化學原料藥產業集群),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4個,省級中小特色產業集群2個。
近年來,長沙各地不斷發展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培育產業鏈條健全、專業協作機制完善、形成合理規模的產業集群,加快價值鏈升級、要素稟賦升級、載體升級、服務功能升級,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如雨花區形成了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的產業結構,長沙縣重點發展產業為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
三、長沙市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分析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快速成長于21世紀初,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積淀與磨礪,已成為長沙乃至湖南的一張閃亮名片。得益于早些年國內新基建的蓬勃發展,長沙工程機械產業搭上了發展快車,產值伴隨著市場一同升溫。2022年,長沙市工程機械集群成功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湖南首個千億產業集群。長沙工程機械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2200億元,約占全國總量的30%,連續14年位居全國第一,2024年工程機械產業產值進一步擴大。
長沙已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擁有5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集團、山河智能、星邦智能),是僅次于美國伊利諾伊州、日本東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產業集聚地,已形成全系列產品、全鏈條服務。公司工程機械企業主要集中在長沙縣及寧鄉市。
四、長沙市汽車產業發展分析
長沙作為湖南省的省會城市,其汽車產業在湖南省乃至全國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20世紀60年代,長沙汽車產業開始起步。當時的長沙汽車制造廠推出了“洞庭湘軍”和“星沙湘軍”兩個品牌,逐漸打開了長沙汽車產業的大門。其后,又有“桔洲”農用汽車和“芙蓉”輕型客車等品牌突起,一度紅火半個中國。但很快,它們在短短20年里相繼淡出人們的視野。在20世紀90年代,長沙汽車產業開始快速發展。在政策支持下,一批汽車制造企業開始崛起,如湖南汽車制造公司、長豐汽車制造公司、長沙三湘客車公司等。這些企業逐漸壯大,成為當時汽車產業的重要支柱。1999年,北汽福田在長沙投資建設了北汽福田長沙車輛廠,主要生產農用車、工程自卸車、輕型卡車等商用車,此舉成為北汽布局長沙的開端。在這一時期,主機廠紛紛進駐長沙。2009年,比亞迪在雨花經開區開工建設;2012年,廣汽集團“主力軍”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在長沙經開區投產;2013年,上汽大眾落戶長沙。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環保意識的提高,長沙汽車產業開始進入轉型和升級階段。一些傳統燃油汽車制造企業開始轉型為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一些新興的汽車制造企業也開始崛起。目前,長沙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的汽車制造業,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長沙布局了長沙經開區、雨花經開區兩大整車集聚區,以及長沙縣、望城經開區、瀏陽經開區、寧鄉高新區等汽車配套產業集聚區,構筑了長沙汽車產業發展的強大支撐。2024年1-10月,長沙汽車產量為84.7萬輛,同比增長17%,其中新能源車產量為71.1萬輛,同比增長18.5%,全年長沙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
長沙有龍頭引領、配套協同的企業梯度,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完善,形成了集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汽車產業體系。匯聚了比亞迪、上汽大眾、北汽福田、廣汽埃安等具有整車和改裝車資質的整車企業,還有博世汽車、索恩格、中信戴卡等一大批零部件企業。未來長沙市將進一步匯聚創新力量,強化要素保障,開放應用場景,搭建更多合作平臺,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五、長沙市新質生產力發展總結
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長沙既擁有深厚的傳統產業基礎,又具備發展新興產業的獨特優勢。近年來,在中央政府及省政府引導下,長沙強調把新興產業作為拼經濟、謀長遠的重頭戲,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謀劃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縱深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融合,保障要素持續加碼,形成更強競爭力。新質生產力已經展示了對長沙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重要支撐力,長沙產業能級不斷躍升,新興產業提速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以“4433”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加速形成,產業競爭優勢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