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我國甜味劑行業發展勢頭強勁,產量持續增長。2011年至2022年間,甜味劑產量從10.1萬噸逐年攀升至27萬噸,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尤其在2018年后,產量增速明顯加快,反映出市場對甜味劑需求的持續增長。2022年細分品類來看,合成甜味劑占據市場份額的52.02%,成為市場主導;天然甜味劑與糖醇類甜味劑分別以31.73%和16.25%的份額緊隨其后。
關鍵詞:甜味劑產量 甜味劑分類 甜味劑競爭格局 甜味劑政策
一、甜味劑產業發展概述
甜味劑是指能賦予食物甜味的食品添加劑。根據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被批準使用的甜味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合成甜味劑、糖醇類甜味劑三類。天然甜味劑以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為主,都是從純天然植物中直接提取的甜味劑產品,天然無危害。合成甜味劑是通過化學合成方式制備的甜味劑。糖醇類甜味劑則是通過淀粉、蔗糖發酵或者加氫的方式制備。甜度是許多食物衡量味道的指標之一,為使食物或飲料更適口,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劑。
二、甜味劑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甜味劑行業產業政策背景呈現出多元化、綜合化的發展趨勢。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政策層面開始強調低糖、低脂、低鹽的膳食理念,推動食品行業向健康化轉型。成都市、西安市、天津市和上海市等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從幼兒園膳食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殘疾預防行動到時尚消費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均提出推廣低糖飲食,鼓勵食品企業提供低糖產品,規范食品營養標簽標注,幫助引導消費者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也為甜味劑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健康飲食的大趨勢下,甜味劑行業需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強研發創新,推出更多符合健康標準的甜味劑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甜味劑行業產業鏈
我國甜味劑產業鏈上游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化學合成原料等,主要是蔗糖、甜葉菊、羅漢果,玉米和甘蔗等,為中游生產提供基礎材料。,中游生產制造環節是甜味劑產業鏈的核心,涵蓋了天然甜味劑、合成甜味劑、糖醇類甜味劑三類產品的生產。天然甜味劑以天然植物為原料,合成甜味劑通過化學合成技術制成,糖醇類甜味劑則是糖類化合物的衍生產品,下游包括飲料、餐調、個護、烘焙等。
甜味劑的主要下游需求來自無糖飲料、調味品等。無糖飲料不僅表現出相當高的歷史增速,從滲透率對比來看,也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而調味品領域,不僅在近年體現出一定的市場規模增速,更是存在很高的滲透率提升空間。市場份額來看,飲料是目前甜味劑下游最大應用,占總消費量的比例達5成以上;餐桌調味品、個護用品、烘焙食品領域消費分別占總消費量的比例都在1成以上。
四、甜味劑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甜味劑行業發展勢頭強勁,產量持續增長。2011年至2022年間,甜味劑產量從10.1萬噸逐年攀升至27萬噸,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尤其在2018年后,產量增速明顯加快,反映出市場對甜味劑需求的持續增長。2022年細分品類來看,合成甜味劑占據市場份額的52.02%,成為市場主導;天然甜味劑與糖醇類甜味劑分別以31.73%和16.25%的份額緊隨其后。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深入人心,預計未來短期內,天然甜味劑和糖醇類甜味劑的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提升,行業將朝著更加健康、天然的方向發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甜味劑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
我國甜味劑行業區域結構呈現出明顯的集中化特點。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華東地區以34.70%的市場份額占據領先地位,顯示出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華南地區緊隨其后,占據22.60%的市場份額,其地理位置和經濟實力為甜味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華北、華中地區也占據一定份額,而東北、西南、西北地區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未來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甜味劑產業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同時其他地區也將積極跟進,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逐步提升市場份額,推動全國甜味劑行業的均衡發展。
我國主要甜味劑行業進出口貿易現狀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我國主要甜味劑產品進口量達到2.71萬噸,出口量則攀升至12.62萬噸,均實現了顯著增長。其中木糖醇等甜味劑在國際市場上表現搶眼,出口量持續增長,成為推動我國甜味劑行業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和全球消費者對低糖、低熱量產品的需求增加,預計我國甜味劑行業進出口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的升級,我國甜味劑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也將進一步提升,為進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五、甜味劑產業企業競爭
隨著居民控糖意識增強、以及政府對低糖飲食倡導,安賽蜜、三氯蔗糖等甜味劑迎快速發展期,市場需求量大幅提升,較大程度上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安賽蜜和三氯蔗糖屬于第四代、第五代高倍甜味劑,均具有無能量、甜度高、口感純正、安全性高等特點。目前全球安賽蜜產能約2萬噸/年,主要集中在金禾實業、德國Nutrinova等5家企業。其中,金禾實業產能1.2萬噸/年,規模位居第一;德國Nutrinova、亞邦化工和江蘇維多分別擁有安賽蜜產能0.35萬噸/年、0.3萬噸/年和0.15萬噸/年。三氯蔗糖方面,2021年金禾實業5000噸/年產能投放,總產能達8000噸/年,國內三氯蔗糖產能達20600噸/年,而其中部分產能難穩定達產,實際有效產能小于此指標。
六、甜味劑產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低糖、無糖飲食逐漸成為潮流,推動了甜味劑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甜味劑行業緊跟這一趨勢,不斷創新產品,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隨著消費者對低糖、無糖食品的認知加深,對甜味劑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在飲料、烘焙、乳制品等領域,低糖或無糖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為滿足市場需求,甜味劑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更加健康、安全的甜味劑產品,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天然甜味劑因其天然、安全、健康的特性而備受青睞。我國甜味劑行業中,天然甜味劑的認可度和占比正在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選擇以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為代表的天然甜味劑,以替代傳統的化學合成甜味劑。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工藝的改進,天然甜味劑的品質和口感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政府和相關機構對天然甜味劑的推廣和支持也為其在市場上的普及和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甜味劑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甜味劑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甜味劑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甜味劑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甜味劑行業發展趨勢展望分析,2025-2031年中國甜味劑行業投資風險分析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