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發展環境:國家政策持續助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家陸續頒發多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政策,為高速公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科學指導。2022年4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中進一步明確規劃高速公路具體發展目標:到2025年,實現高速公路技術狀況(MQI)優等路率保持在90%以上;高速公路路面技術狀況(PQI)優等路率保持在88%以上;高速公路一、二類橋梁比例達到95%;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瀝青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分別達到95%、80%以上;高速公路視頻監測設施覆蓋率東、中、西部分別達到100%、90%、80%;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交易成功率、交易數據上傳及時率均達到99.9%;高速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率持續控制在0.5%以內。隨著高速公路相關支持政策不斷推進與落實,將為行業發展持續助力。
二、發展現狀:高速公路網絡建設不斷推進,全國高速通行收入整體上漲
公路作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滿足物資和旅客的中短途運輸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高鐵的大量投運對公路客運帶來一定沖擊,但就客貨運輸量來看,公路仍然在中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全國車流量增長明顯,同時現代物流快遞行業迅猛發展推動公路貨運量連年上漲,我國公路行業下游需求不斷擴張,高速公路行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7.1萬公里,相較2010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增長10.29萬公里。從增速情況來看,2010-2022年期間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增長率整體呈波動下滑走勢,隨著高速公路建設推進,如今全國高速公路覆蓋范圍廣泛,整體增速有所放緩,2022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增速為4.67%,相較2011年增速下降近10個百分點。
三、市場格局:重點企業經營態勢向好,行業龍頭加速重組整合
從高速公路行業來看,由于高速公路重資產高負債的屬性,近年來民營企業開始逐步退出,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由少數幾家高速公路國有企業運營管理,形成了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加快了高速公路行業國有企業重組整合進程,通過兼并重組和對外投資等方式尋求高質量發展。例如原山東高速集團、原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聯合重組為新的山東高速集團后,山東高速集團資產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作為山東省交通龍頭企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全國高速公路行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初步實現了“1+1>2”的耦合效果。通過企業間兼并重組,將有利于發揮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經濟效應,提高企業所在領域的進入壁壘和企業的差異化優勢,實現企業間的資源優化配置、達到資源共享,提高產業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產出效率。伴隨高速公路行業優勢企業不斷整合交通科技產業鏈資源,將推動我國高速公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發展的規?;?、集約化水平。
四、發展趨勢: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高速公路智能化進程加快
“十四五”時期,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強綜合交通運輸理論研究及國家重大戰略通道建設、綜合運輸智能協同管控等關鍵技術研發,提升交通運輸系統韌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國家將智慧交通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并陸續出臺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以實現交通裝備先進適用、智能可控,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與交通運輸的一體融合發展,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效,搶占交通運輸科技制高點。2022年3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科技部頒發的《“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加快研發基于北斗短報文通信系統的交通運輸領域應用關鍵技術和裝備,突破面向多應用場景的高精度定位導航技術,推動北斗在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實現地面網絡與衛星網絡資源的互聯互通,為鐵路客貨運輸、高速公路運行等提供安全、可靠、互備的通信鏈路。隨著我國智慧交通政策的持續實施與推進,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為我國智慧高速發展帶來契機。
關鍵詞:高速公路發展環境、高速公路發展現狀、高速公路市場格局、高速公路發展趨勢
一、發展環境:國家政策持續助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高速公路屬于高等級公路,根據國家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定,高速公路指“能適應年平均晝夜小客車交通量為25000輛以上、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國盡管對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專指有4車道(包括)以上、兩向分隔行駛、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體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國家對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體交叉的直達干線也稱為高速公路。一般來說,高速公路能適應120千米/小時或者更高的速度(一般為120千米/小時),路面有4個(包括)以上車道的寬度。中間設置分隔帶,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級路面,設有齊全的標志、標線、信號及照明裝置;禁止行人和非機動車在路上行走,與其他線路采用立體交叉、行人跨線橋或地道通過。
從產業鏈情況來看,高速公路上游行業主要為高速公路建設和維護,具體包括建筑材料、線路建設、機械設備、公路綠化、養護設備及材料;中游為高速公路運營,主要包括運輸收費、服務區、管理系統;高速公路下游涉及眾多行業,如工業、農業、制造業、運輸業、旅游業等。
近年來,國家陸續頒發多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政策,為高速公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科學指導。2021年1月,由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推動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待貫通路段建設和擁擠路段擴容改造;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為重點,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為骨干的一體化、多層次、便捷順暢交通網。鼓勵高速公路服務區根據自身特色和條件,適度拓展文化、旅游、消費以及客運中轉、物流服務等功能。2012年12月,國務院出臺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提出我國高速公路發展目標:到2025年,以“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為主骨架,以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銜接,以部分兼顧干線功能的城際鐵路為補充,主要采用250公里及以上時速標準的高速鐵路網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達到95%以上,普速鐵路瓶頸路段基本消除;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的國家高速公路網的主線基本貫通,普通公路質量進一步提高。隨著高速公路相關支持政策不斷推進與落實,將為行業發展持續助力。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高速公路建設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二、發展現狀:高速公路網絡建設不斷推進,全國高速通行收入整體上漲
公路作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滿足物資和旅客的中短途運輸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高鐵的大量投運對公路客運帶來一定沖擊,但就客貨運輸量來看,公路仍然在中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全國車流量增長明顯,同時現代物流快遞行業迅猛發展推動公路貨運量連年上漲,我國公路行業下游需求不斷擴張,高速公路行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7.1萬公里,相較2010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增長10.29萬公里。從增速情況來看,2010-2022年期間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增長率整體呈波動下滑走勢,隨著高速公路建設推進,如今全國高速公路覆蓋范圍廣泛,整體增速有所放緩,2022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增速為4.67%,相較2011年增速下降近10個百分點。
隨著國家政府充分發揮收費公路政策舉借債務、吸引投資的作用,全面加強高速公路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公路基礎設施,同時嚴格落實各項惠民優惠政策,利用車輛通行費籌集收費公路養護、管理、還本、付息、稅費等資金,支撐行業穩定發展,為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貨運物流健康發展提供優質、高效、可持續的公路交通保障。近年來我國收費高速公路里程不斷增加,2021年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6.12萬公里,同比增長5.43%,比2015年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里程增加 4.42萬公里。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7年期間,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里程占總高速公路里程的比重呈上升走勢,2017年-2020年期間收費高速公路里程占比呈下滑走勢。2021年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里程占總高速公路里程的比重為95.33%,相較2015年提升0.6個百分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安全快捷出行需求持續增加。同時,隨著眾多高速公路行業下游領域如快遞物流、旅游等行業的穩健發展,高速公路車流量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行業通行費收入整體不斷上漲,僅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沖擊下出現下滑,2021年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達到6232億元,同比增長36.48%,比2015年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通行費年收入上漲2507.2億元。前宏觀經濟下高速公路的建設多采用還貸模式,通過建成后的路段征收通行費進行還貸,繼而繼續新建或輻射路網。隨著我國繼續加強高速公路網建設以及高速公路行業平穩運行,未來全國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將持續增加。
三、市場格局:重點企業經營態勢向好,行業龍頭加速重組整合
從行業重點企業業務情況來看,山東高速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并于 2002 年 3 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注冊資本 48.11 億元,主要從事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運營,以及高速公路產業鏈上、價值鏈上相關行業、金融、環保等領域的股權投資。目前,公司利潤主要來源于收費路橋運營、投資運營倆大業務板塊。近年來山東高速公司的經營態勢不斷向好,2021年公司的高速公路業務收入達到103.7億元,其中高速公路通行費為97.76億元,占公司的高速公路業務收入比重94%;高速公路托管收入5.94億元,占比6%。從業務盈利情況來看,高速公路通行業務的利潤空間明顯高過高速公路托管業務,根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19-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高速公路通行業務毛利率區間范圍為45.98%-61.53%,高速公路托管業務的毛利率區間為3.61%-7.46%。
2017-202全年期間,山東高速公司各路段的通行總量和通行費整體不斷上漲,尤其在2021年漲幅明顯,公司的高速公路通行量達到19,059萬輛,增速47.76%,較2017年增加6251萬輛。同時,各路段通行費用總額也從2017年的62.5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00.32億元,期間增幅達到37.74億元。從平均通行費用來看,2017-2022年上半年,公司各路段的平均通行費整體上漲,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輛車的高速路段通行費為63.67元,較2017年平均通行費增長14.81元。
從2019年開始,山東高速公司的投資力度明顯加大,研發投入金額由2019年的516.37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1.357億元,其中2021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較2019年增長1.305億元,較2017年研發費用增加1.327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為6252.81萬元,相較上年同期增長137.54%。
四、發展趨勢: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高速公路智能化進程加快
1、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高速公路智能化進程加快
“十四五”時期,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強綜合交通運輸理論研究及國家重大戰略通道建設、綜合運輸智能協同管控等關鍵技術研發,提升交通運輸系統韌性和安全保障能力,國家將智慧交通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并陸續出臺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以實現交通裝備先進適用、智能可控,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與交通運輸的一體融合發展,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效,搶占交通運輸科技制高點。2022年3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科技部頒發的《“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加快研發基于北斗短報文通信系統的交通運輸領域應用關鍵技術和裝備,突破面向多應用場景的高精度定位導航技術,推動北斗在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實現地面網絡與衛星網絡資源的互聯互通,為鐵路客貨運輸、高速公路運行等提供安全、可靠、互備的通信鏈路。隨著我國智慧交通政策的持續實施與推進,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為我國智慧高速發展帶來契機。
2、龍頭企業加速重組整合,持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從高速公路行業來看,由于高速公路重資產高負債的屬性,近年來民營企業開始逐步退出,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由少數幾家高速公路國有企業運營管理,形成了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加快了高速公路行業國有企業重組整合進程,通過兼并重組和對外投資等方式尋求高質量發展。例如原山東高速集團、原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聯合重組為新的山東高速集團后,山東高速集團資產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作為山東省交通龍頭企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全國高速公路行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初步實現了“1+1>2”的耦合效果。通過企業間兼并重組,將有利于發揮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經濟效應,提高企業所在領域的進入壁壘和企業的差異化優勢,實現企業間的資源優化配置、達到資源共享,提高產業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產出效率。伴隨高速公路行業優勢企業不斷整合交通科技產業鏈資源,將推動我國高速公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高速公路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高速公路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高速公路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高速公路行業“十四五”展望,2025-2031年中國高速公路發展趨勢預測,行業觀點與研究結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