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通信管理局向社會正式發布《山西省信息通信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據介紹,《規劃》以服務轉型發展支撐“蹚出一條新路”為目標,以“六新”建設為著力點,以促進信息通信業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主線,對我省“十四五”期間信息通信業發展進行了全面謀劃部署,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行業監管能力提升、網絡和應急保障建設4大任務,提出了17條具體舉措,7項重點工程,明確了23個量化指標。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規劃》緊扣山西實際,因地制宜,對于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呈現四大亮點特色:
一是超前布局新節點。《規劃》圍繞在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搶占制高點,統籌謀劃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支撐中部崛起的信息通信樞紐。年內建成國家級(太原)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到2025年,建設8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全行業在建在用數據中心機架數達到6.3萬架。推動完成省內“星火·鏈網”骨干節點建設,著力打造太原、陽泉、大同、呂梁等大型數據中心集聚區,推動省內大型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協同發展,助力打造環首都數據存儲中心、國家重要數據資源災備中心、中西部算力中心。
二是構架千兆新網絡。《規劃》圍繞“雙千兆”網絡建設,提出了實施5G網絡覆蓋工程、千兆城市建設工程。到2025年,全省建成5G基站12萬個,5G網絡基本實現鄉鎮以上區域和重點行政村全覆蓋。光纜線路長度達到155萬公里,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達到2600萬個,FTTH端口達到2555萬個。全省千兆以上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到1100萬,千兆以上寬帶用戶數達到320萬戶,千兆寬帶家庭普及率由“十三五”末的0.15%提高到24%,建成6個千兆城市。
三是催生應用新生態。要以新基建催生新應用,快速融入百業、服務民生,賦能“互聯網+民生服務”“互聯網+創新創業”“云+城市管理”等各個領域。促進可穿戴設備、超高清視頻終端、VR/AR設備、全息成像設備、智能家居、智能教學助手、智慧停車、自動駕駛等應用的普及與升級。到2025年,通信網絡連接數達到8600萬個,月戶均移動數據流量由“十三五”末的11.3Gpbs提升到30Gpbs以上,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下降幅度達到15%,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達到2億個,5G虛擬專網數達到100個。
四是激發變革新動能。推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重點抓好工業互聯網推進工程、“5G+X”示范工程,聚力打造能源、交通、文旅、教育等重點行業5G應用示范項目。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形成若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一批省級智能礦井標桿,推動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文化旅游業的融合創新。力爭到“十四五”末,助力建設50個智能礦井,支撐建設/完善100家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助力打造10條以上精品智慧化旅游路線。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信息通信業將按照《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相關精神要求,推動全省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通信及設備領域主要企業經營分析,中國5G6G通信行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空間測算,2025-2031年中國5G6G通信行業投資機會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