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3月獲第四屆“IC創新獎”產業鏈合作獎后,廈門市海滄區集成電路產業再傳捷報——在9日南京舉行的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上,海滄集成電路產業園獲評“2020—2021中國十大集成電路高質量發展特色園區”,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據悉,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江蘇省工信廳、南京江北新區主辦,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是國內半導體行業最具影響力的高端峰會之一。“2020—2021中國十大集成電路高質量發展特色園區”頒獎是本次大會的重頭戲,該獎項由國家工信部直屬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旗下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評選,園區集成電路產值、規模以及近年來的成長性是評選主要衡量指標,評選標準嚴格、含金量高。
賽迪顧問副總裁李珂表示,海滄區集成電路產業定位明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引進、產業集聚、人才集聚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果,在國內產業發展中已經形成了區域特色,為實現產業發展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獲獎實至名歸。
海滄在2016年開始謀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之初,就將建設專業化、國際化的園區納入規劃之中,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先后打造3.22平方公里的集成電路制造產業園、4.2萬平方米的廈門中心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以及8萬平方米服務小型制造項目孵化的中滄工業園;2020年開工建設的海滄半導體產業基地,計劃于2021年底正式開園,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成規模的集成電路中試廠房園區、匹配和支撐海滄集成電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
“2020年以來,海滄集成電路產業園前期布局的一批重點龍頭制造項目已陸續投產,園區設計企業不斷嶄露頭角,進入良性發展軌道。2020年產值規模突破8億元,同比增長460%;2021年園區企業總營收預計將進一步提升至40億~50億元,實現爆發式增長。”海滄信息產業公司總經理張洪飛表示。
2016年以來,海滄區將集成電路作為主導產業進行謀劃發展,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產品導向芯片制造(特色工藝)、先進封裝和集成電路設計等細分領域打造比較優勢,不斷構建區域完整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圈。短短幾年內,海滄已培育引進士蘭微、通富、云天、金柏等制造類項目12個、設計類項目31個,落地項目總投資超過350億元,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環節,集聚產業人才近3000人。
2021年1—5月份,海滄集成電路產業總營收規模17.2億元,其中,8家規上集成電路企業實現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382.9%。“力爭到2025年,海滄集成電路總產值不低于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建設成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重要承載區和具有海滄特色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在國家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中作出海滄貢獻。”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5-2031年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全球及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企業案例解析,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政策環境及發展潛力,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投資策略及規劃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