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根據《韓國經濟新聞》12 月4 日報道,SK 海力士將于25H2 采用臺積電3nm 生產HBM4。
SK 海力士改采臺積電3nm 生產HBM4,HBM4E 將引入混合鍵合技術根據《韓國經濟新聞》12 月4 日報道,SK 海力士將于25H2 以臺積電3nm 制程為客戶生產定制化的第六代高頻寬內存HBM4;最快將于2025 年3 月發布一款采用臺積電3nm 制程生產的基礎裸片的垂直堆疊HBM4 原型,主要出貨的客戶為英偉達。三星同樣預計在25H2 提供HBM4 樣品,批量生產計劃在26 財年。
產能方面,根據CFM 數據,至2024 年底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合計HBM 月產能將達30 萬片,其中三星HBM 增產最為激進;預計2025 年全球HBM 市場規模將上看300 億美元,HBM 將占DRAM 晶圓產能約15%至20%。
HBM3E 及之前的HBM 都是采用DRAM 制程的基礎裸片,而HBM4 基礎裸片將采用臺積電3nm 的先進邏輯工藝,以推動性能和能效進一步提升。此外,隨著HBM 堆疊層數逐漸增加,存儲廠商正積極推動在HBM4 中引入無助焊劑鍵合技術,以進一步縮小DRAM 堆疊間距;其中,美光動作最為積極,已開始與合作伙伴測試新制程,SK 海力士正在評估無助焊劑鍵合技術,三星電子也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技術。根據SK 海力士HBM 封裝路線圖,其將在計劃于2026 年量產的HBM4E 中采用混合鍵合技術。混合鍵合技術可最大限度地縮小DRAM 的間隙,且沒有微凸塊電阻,因此信號傳輸速度更快,熱量管理更為高效。
為應對AI 浪潮帶來的強勁需求,英偉達已與臺積電等供應鏈合作伙伴提前啟動了下一代Rubin 平臺的研發工作,原定于2026 年亮相的Rubin 芯片有望提前半年發布,即2025 年下半年面世。臺積電計劃擴大CoWoS 先進封裝產能,以滿足Rubin 芯片的預期需求;目標在25Q4 將CoWoS 月產能提升至8 萬片。英偉達Rubin GPU 將配備8 個HBM4 芯片,其增強版Rubin Ultra GPU 將集成12 顆HBM4 芯片,預計于2027 年推出。
我們認為,AI 強勁需求正推動HBM 市場高速增長,同時HBM 持續升級迭代也不斷帶來新技術、新工藝的投資機會。
美國新增對HBM 的出口管制,HBM 國產自主可控重要性日益凸顯2024 年12 月2 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修訂了《出口管理條例》(EAR),新的出口限制包括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HBM,并對24 種半導體制造設備和3 種軟件工具進行出口管制,包括美國公司在外國工廠生產的設備。
140 家中國實體被增列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芯國際、武漢新芯、北方華創、拓荊科技、盛美均在該清單上。
根據新的3A090.c,IFR 將管制“Memory bandwidth density”大于2GB/s/mm2 的HBM。當前生產的所有HBM 都超過了此閾值,即對于目前幾乎所有現行生產的HBM,均不能出口到中國。TrendForce 表示,國內存儲廠商武漢新芯和長鑫存儲正處于HBM 制造的早期階段,其中武漢新芯正在針對HBM 建造月產能3000 片晶圓的12 英寸工廠,長鑫存儲則與封測廠通富微電合作開發了HBM 樣品,并向潛在的客戶展示。
我們認為,美國進一步升級對華出口管制凸顯HBM 全產業鏈國產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產業鏈相關的國產廠商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投資建議
建議關注HBM 產業鏈相關標的:1)封測環節:通富微電(先進封裝)、長電科技(先進封裝)等;2)設備環節:拓荊科技(PECVD+ALD+鍵合設備)、華海清科(減薄+CMP)、芯源微(臨時鍵合與解鍵合)、華卓精科(擬上市,鍵合設備)等;3)材料環節:華海誠科(環氧塑封料)、天承科技(RDL+TSV電鍍添加劑)、艾森股份(先進封裝電鍍)、聯瑞新材(硅微粉)等。
風險提示:行業與市場波動風險,國際貿易摩擦風險,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無法如期產業化風險,產能擴張進度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華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孫遠峰/王海維


2025-2031年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全球及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企業案例解析,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政策環境及發展潛力,中國半導體先進封裝行業投資策略及規劃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