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粽子這一承載著傳統文化的食品逐漸成為市場新寵,銷量不斷提高。除了具有節令食品的功能,粽子的禮品屬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禮盒粽子、福利粽子等禮品粽子逐漸占據禮品市場的一席之地。在借助傳統節日文化復蘇而煥發生機的同時,粽子由于其口味獨特、品種多樣的特點,正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已從端午節的標志性節令食品演變為日常方便食品,尤其是在浙江、江蘇、上海等華東地區,粽子已成為主要的早餐及主食食品之一。
一、定義及分類
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是中國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甚遠。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由于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咸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從形狀看,粽子一般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粽子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各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政府部門進行宏觀政策指導和監督管理,行業內部由行業協會實施自律管理。
當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下設食品安全協調司、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司、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等機構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制定、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
行業自律組織有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飯店協會等,參與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參與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等文件的制定工作,健全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等。
2、行業相關政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消費作為人類生存的第一需求,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點關注。我國的食品極具中國文化特色,因此食品制造業不僅是剛性需求較強的行業,也是弘揚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途徑,更是事關國計民生和國民健康的重要產業。為保障粽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等產業政策,提出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管理,保障健康食品的有效供給;鼓勵支持傳統優勢食品產區打造特色主導產品交易中心、批發市場等,擴大地方特色食品影響力。引導我國粽子等傳統食品規范化發展。
此外,粽子作為富含中華傳統文化的食品之一,市場規模及覆蓋消費者群體不斷擴大;疊加速凍食品、冷鏈運輸等行業迅速成長,我國預制粽子、速凍粽子等產品消費逐步占據市場主體地位,整個行業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2024年3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對預制食品生產、貯藏、運輸等環節提出較高要求,提升食用原料商品化和標準化水平,進一步保障我國預制粽子產品的持續發展。
三、行業壁壘
1、品牌壁壘
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依賴逐漸成為現代消費的一個突出特點。尤其對粽子等傳統食品制造企業而言,品牌是食品品質的象征。食品品牌擁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認知度,有助于食品制造企業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市場、贏得客戶認可。品牌的塑造和推廣、品牌認知度的提升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企業多年的經營積累,因此品牌對新進入企業構成明顯的壁壘。
2、食品安全壁壘
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政府部門陸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同時隨著消費者消費理念逐步提升、食品安全消費意識越來越強,食品制造行業準入標準也越來越高。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提高了粽子制造行業的進入門檻。
3、銷售渠道壁壘
健全、優質的營銷網絡,是粽子制造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近年來,我國消費品營銷模式不斷創新,銷售渠道日益豐富,線上平臺銷售與傳統線下銷售相互融合。全渠道營銷網絡的開發、建設和維護,需要企業長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企業對營銷管理、物流配送、倉儲庫存等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精細化管理,需要在經營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因此,銷售渠道的建設已成為進入該行業的主要壁壘之一。
4、規模生產壁壘
粽子等傳統食品制造已逐步從發展初期的手工操作轉向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規模化優勢逐漸體現。一方面,原材料的集中采購,可提升企業議價能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生產設備、加工工藝等的現代化、標準化,使產品品質更穩定,生產效率更高。大型先進生產設備等固定資產投入、標準化加工技術和工藝、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等規模化生產要素,會對新進入者以及行業內的小企業發展形成一定的壁壘。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粽子作為食品制造業行業,其主要原料為糯米、豬肉、箬葉、紅豆等為農、林、牧、漁業的產品或半成品。農產品、農副產品等上游原材料的質量安全、供需變化、價格波動等對粽子制造業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品質、銷售和盈利水平具有直接影響。目前,我國農業穩定發展,為粽子制造企業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同時,粽子行業的蓬勃發展也會相應增加對優質大米、優質蔬菜、優質肉禽蛋奶等原材料的需求,帶動上游行業的優質化、多樣化、標準化生產。產業鏈下游主要為通過直營店或加盟店、商超、便利店、賣場、線下經銷商、電商平臺等渠道銷售給消費者。近年來,我國食品營銷模式不斷創新,銷售渠道日益豐富,進一步推動了粽子制造業的發展。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五芳齋”品牌始創于1921年,寓意“五谷芳馨”,是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主要從事食品加工、銷售和餐飲服務業。近幾年來,五芳齋規模、效益、稅收實現持續增長,目前形成以粽子為主導,集月餅、糕點、蛋品、米制品、鹵味、休閑食品為一體的產品群,并建立起覆蓋商貿、餐飲、電商的全渠道營銷網絡。2023年五芳齋粽子收入為19.40億元,同比增長11.06%;毛利率為38.91%。
(2)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速凍湯圓、速凍水餃、速凍粽子、速凍面點等速凍米面食品和常溫方便食品的生產和銷售,是中國生產速凍食品最早、規模最大、市場網絡最廣的企業之一。2023年在全球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國際地緣政經沖突加劇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了較強的韌性并實現了溫和復蘇,三全食品以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渠道創新和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23年三全食品速凍面米制品業務收入為58.29億元,其中湯圓、水餃、粽子等產品收入為36.89億元,同比下降15.74%;毛利率為29.94%。
五、行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粽子這一承載著傳統文化的食品逐漸成為市場新寵,銷量不斷提高。除了具有節令食品的功能,粽子的禮品屬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禮盒粽子、福利粽子等禮品粽子逐漸占據禮品市場的一席之地。在借助傳統節日文化復蘇而煥發生機的同時,粽子由于其口味獨特、品種多樣的特點,正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已從端午節的標志性節令食品演變為日常方便食品,尤其是在浙江、江蘇、上海等華東地區,粽子已成為主要的早餐及主食食品之一。同時,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粽子憑借方便、快捷的特點,其作為日常方便食品的屬性逐漸增強,淡旺季的界限日益減弱,促使其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據統計,2015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為49.16億元,到2023年增長至96.18億元。未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弘揚,疊加粽子方便食品的屬性,預計到2024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2.91億元。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支持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食品制造業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傳統民生產業。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在關鍵時期。為加快食品行業發展,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滿足居民安全、多樣、健康、營養、方便的食品消費需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促進食品制造業健康發展的行業政策與指導意見,對食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規范,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粽子作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食品之一,受益于國家宏觀政策鼓勵扶持,加快結構調整和優化,逐步實現創新發展。
(2)中華傳統文化復興帶來老字號品牌的新價值增長
中華老字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商業領域的集中呈現,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振興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速推進,國潮興起帶動民族自豪感攀升,加深本土文化認同。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印象也在持續好轉,尤其是95后新生代消費者的崛起,催生市場機會,激勵國貨創新,五芳齋等粽子老字號迎來前所未有的創新發展良機。
(3)電子商務與物流行業蓬勃發展
我國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線上電商平臺已成為商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越來越多的食品制造企業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彌補線下銷售品牌影響力和銷售覆蓋面局限在有限區域的不足。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網上零售額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外賣、團購、在線點餐和排隊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在下游產業鏈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帶動了粽子產業的快速發展。
2、不利因素
(1)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嚴峻
近年來,我國加快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接軌,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嚴厲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并深入開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行動等任務。但食品制造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行業及上游從業企業數量眾多,食品安全隱患較多,產品品質及食品安全控制難度較大。此外,粽子等傳統食品制造標準尚未統一,存在較大的區域性差異,因此容易由個別企業的不規范行為引發行業的食品安全問題,將會影響行業整體的發展。
(2)行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傳統食品制造業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高。但是食品相關基礎研究薄弱,加工技術儲備不足,依賴傳統工藝,重大技術和高端裝備不足,不利于行業自動化、高效率發展。此外,我國傳統食品制造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部分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不高,部分產品單位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較高,節能減排壓力較大。
(3)季節性明顯導致產能瓶頸
傳統節令食品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征,端午粽子、中秋月餅、清明青團等在節日前市場需求大,傳統節日前為銷售旺季。隨著傳統食品制造業務的不斷發展和產品銷售規模的持續擴大,粽子生產線的產能基本實現了充分利用,在銷售旺季,產能易飽和,因此存在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的現象。在銷售淡季,市場需求量小,企業產能過剩,易造成設備閑置和庫存高企等現象,影響企業產品線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七、競爭格局
粽子生產消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同時地域分布廣泛,生產企業眾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同時,隨著食品工業的擴大,生產、包裝技術的發展,行業內領先企業開始跨區域經營,全國性品牌逐漸出現,市場集中度也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粽子競爭市場呈現大型企業較少、中小型企業為主的特點,市場上存在著大量規模較小、從小作坊起家的粽子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充分。行業內全國性品牌較少,區域性品牌較為突出,領先品牌包括主要包括五芳齋、三全、稻香村、真真老老等,市場品牌呈現出老字號與現代新型的大規模綜合性的食品加工企業同臺競爭的格局。隨著電子商務及物流配送的不斷發展,電商渠道已成為粽子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業內企業紛紛布局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線上平臺,并結合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營銷,通過口味創新、IP 聯名、私人定制等方式更貼近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使端午“粽子”文化走向年輕群體,從而使部分個性化粽子生產商走入大眾視野。
八、發展趨勢
粽子作為我國食品制造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物聯網、云計算、機械臂等新興技術的快速普及,將逐步趨向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行業內龍頭企業也將開始布局“無人”生產線,有利于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使產品更衛生、質量更穩定、生產更安全。5G通訊、智能電子設備、智慧物流等產業的興起進一步催生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消費品逐步由傳統線下銷售轉變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從而推動粽子制造企業深度挖掘市場潛力。在此背景下,粽子制造企業將通過線上平臺獲取消費者信息,及時掌握終端需求變化以調整產品供應鏈;并在線下打造新的購物場景、設立智慧型門店,深度融合線上服務、線下體驗、現代物流,將進一步推動行業快速發展。此外,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 “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我國傳統文化及食品“走出去”進程不斷加快,進一步促進我國粽子行業高質量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國粽子行業全景速覽:疫后復蘇有望超預期,多品類產品賦予強成長性[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6b296592ed87ae76d174b4fbc262ff18a3c189b8.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3年中國粽子行業全景速覽:疫后復蘇有望超預期,多品類產品賦予強成長性[圖]
2022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整體約為96.75億元,同比增長4.99%,其中速凍粽子市場規模占到了81.31%,新鮮粽子市場規模占到了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