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甘膦化學名稱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學式為,是一種有機磷類除草劑,是一種內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除草劑。從草甘膦行業產量來看,2022年中國草甘膦產量達56.99萬噸,同比下降8.15%。2023年1-10月,中國草甘膦產量為41.76萬噸。未來,隨著國內新增產能的持續釋放,將進一步影響草甘膦供需結構和市場價格變化,帶動草甘膦產量增長。
一、定義及分類
草甘膦化學名稱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學式為,是一種有機磷類除草劑,是一種內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除草劑。根據化學結構和用途,草甘膦可分為草甘膦鹽和草甘膦酯。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草甘膦等化肥農藥的發展。2023年8月,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四川省推動磷化工行業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攻破高效低毒低殘留等農藥核心技術,重點發展黃磷為原料的草甘膦、草銨膦等除草劑及中間體產品,大力發展水劑、水乳劑、懸浮劑、可分散顆粒劑等環保型農藥。202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要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一體化推進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種養循環模式。
三、發展歷程
1976年到1980年是我國草甘膦從無到有的開啟階段,國家防火項目催生并加速了草甘膦在我國的問世。1988年,全國草甘膦產量達1000噸。2006年,我國草甘膦產能達到35萬噸,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2006-2008年間,轉基因抗草甘膦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加速推廣,種植面積迅速攀升,由2006年的1億公頃提高至2008年的1.25億公頃,我國對草甘膦的需求持續增加。2008-2010年,我國草甘膦企業新增產能開始持續釋放。2010年,國內草甘膦產能增加至約80萬噸,但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僅為55萬噸左右,供應過剩明顯。這導致草甘膦價格維持低位徘徊,我國政府開始不斷提高環保要求。2012年初,10%劑型因污染嚴重被勒令退出市場。與此同時,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仍然持續擴張,對草甘膦的需求進一步提升,草甘膦價格于2012年中開始震蕩上行。2013年第四季度,隨著價格的大幅上漲,草甘膦行業盈利情況明顯改善,新安化工等龍頭企業紛紛扭轉為盈,前期退出市場的中小企業也逐步復產。2016-2017年間,國內環保政策趨嚴,整體供給端收縮。疊加地方環保政策限制草甘膦上游原料產能開工,草甘膦成本逐漸增加。2019年,受致癌風波影響,多個國家禁用或限制使用草甘膦。2021年到2022年初,草甘膦價格大幅上漲,最高漲至2021年底的8萬元/噸。進入2022年,隨著國內保供穩價系列政策實施和海外裝置產能恢復,以及廠商受前期高價刺激開工率提升,草甘膦市場供需狀況得到改善。
四、行業壁壘
1、政策準入壁壘
國家對草甘膦行業實行嚴格的行政許可制度。設立草甘膦生產企業需要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核準后,方能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領取營業執照。草甘膦產品生產和銷售必須同時取得農藥產品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產品標準證書。草甘膦產品在獲得登記之前需經過2年5個地域的田間試驗和毒性、環境及殘留實驗。因此,新設草甘膦企業或完成草甘膦新產品登記均需較長時間,其中完成產品登記通常需要2~3年。
2、技術壁壘
草甘膦行業技術壁壘對于產品原創性不同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方面是新藥創制和產業化的壁壘;另一方面則來自生產環節中工藝技術的突破和優化。對于仿制型企業而言,其核心技術體現在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創新,大型草甘膦企業通過在生產環節中的工藝技術的突破和優化,提高工藝路線效率,生產質量高、穩定性強的草甘膦產品,而對于新進入者則面臨著無法精通工藝路線風險。
3、環保壁壘
由于草甘膦行業及其所屬的化工行業的特點,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提高草甘膦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是各國政府關注的重點。草甘膦企業的設立和新產品的投入生產,都必須要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通過相關部門對其生產過程的環境影響做出評估,以決定是否做出許可。近年來,各國都加強了對草甘膦生產企業的環保要求,在草甘膦生產過程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和適當的末端治理措施,將草甘膦生產對環境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而我國相當一部分草甘膦企業還達不到環境保護的要求,一批規模小、盈利能力差的草甘膦企業將無力支付越來越高的環保投入。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草甘膦產業鏈上游為生產草甘膦的原材料,包括甘氨酸、黃磷、甲醇、多聚甲醛等;產業鏈中游為草甘膦的生產制造;產業鏈下游主要應用于農業除草劑。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磷化工行業龍頭企業,始終專注精細磷化工發展主線,積極探索磷、硅、硫、鹽、氟融合發展,不斷完善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條。經過多年發展,企業已形成“資源能源為基礎、精細化工為主導、關聯產業相配套”的產業格局,并打造了行業獨特的“礦電化一體”、“磷硅鹽協同”和“礦肥化結合”的產業鏈優勢,當前正加快向科技型綠色化工新材料企業轉型升級。企業主營產品包括磷礦石、特種化學品、草甘膦系列產品、有機硅系列產品、肥料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農業、集成電路、汽車、建筑、化學等領域。據統計,2023年企業草甘膦系列產品營收同比下降50.6%至42.83億元,主要受宏觀經濟及市場供需變化。
(2)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以光氣為原料的農藥原藥、制劑及農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產品包括殺菌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噁唑菌酮等,除草劑:敵草隆、草甘膦、環嗪酮等,農藥中間體:氨基甲酸甲酯、異氰酸酯系列、鄰苯二胺、對(鄰)硝基氯化苯、鄰硝基苯胺、燒堿、液氯、對氨基苯酚等。旗下子公司遼寧世星藥化主要產品包括對氨基苯酚和香蘭素等。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農業、醫藥、有機材料、香料、染料等領域。據統計,2023年企業農藥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99%至35.09億元,主要是市場競爭激烈,農藥產品價格下行。
六、行業現狀
從草甘膦行業產量來看,2022年中國草甘膦產量達56.99萬噸,同比下降8.15%。2023年1-10月,中國草甘膦產量為41.76萬噸。未來,隨著國內新增產能的持續釋放,將進一步影響草甘膦供需結構和市場價格變化,帶動草甘膦產量增長。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產業政策的支持
受人口、耕地、水資源、氣候、能源、國際市場等因素變化影響,我國糧食安全面臨一定的挑戰。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要位置。草甘膦等農藥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直接關系到農業穩產和農民增收問題。在此背景下,國家相繼出臺《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貴州省肥料農藥市場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推動磷化工行業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等政策,推動草甘膦行業的健康發展。
(2)市場需求的增長
草甘膦作為非選擇性和無殘留的滅生性除草劑,在農業領域具有廣泛適用性。特別是隨著轉基因作物的推廣種植,草甘膦的需求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轉基因作物,如大豆、玉米和棉花等,因其對草甘膦的高度耐受性而成為草甘膦的主要需求方。它們不僅能夠有效地抵抗雜草的侵害,還顯著降低了雜草管理的成本和勞動投入,為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效益。
(3)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由于耐草甘膦轉基因作物的崛起,草甘膦得以飛速發展,并成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劑品種。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0.02億公頃增長到2023年的2.06億公頃,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明顯。隨著滅生性除草劑需求的發展和抗草甘膦轉基因作物推廣,為草甘膦成長為全球第一大農藥提供了土壤和主要動力,帶動了草甘膦行業的發展。
2、不利因素
(1)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結構性矛盾
國內草甘膦企業普遍業務規模較小,產品普遍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不高,尤其是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品種偏少,尚無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同時,國內企業草甘膦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品種創新與技術創新,專業化程度低,影響了我國草甘膦行業的總體競爭力。而發達國家的草甘膦企業集團已基本實現內部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分工,集團之間也基本形成了大類產品的專業化生產。與國外發達國家巨頭相比,無論從資金規模、銷售服務能力還是管理模式,我國草甘膦企業普遍存在散、小、差的落后局面,難以適應我國未來草甘膦逐步增長的市場需求。
(2)資金短缺
草甘膦行業顯著體現了資金密集型的特征,不僅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龐大,資金需求量也相當顯著。對于初創的草甘膦企業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必須迅速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以便在設備、技術、成本、人才等方面與現有的大型企業進行較量。然而,當前國內草甘膦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自有資金短缺,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單純依靠銀行間接融資不僅難度大,而且高企的財務費用對于薄利的草甘膦行業而言,嚴重阻礙了草甘膦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3)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
國際市場上的一系列技術標準嚴重影響著我國草甘膦產品的出口。隨著世界各國農藥管理政策趨向嚴格,技術壁壘成為我國草甘膦進出口貿易中最隱蔽、最難逾越的一種非關稅壁壘。發達國家憑借草甘膦研發的高端技術設置技術壁壘,采取提高產品登記要求、限制進口草甘膦品種等措施,而我國卻缺乏與之相抗衡的技術標準和精通國際市場營銷的高端人才,草甘膦企業間聯合力度小,進一步加大了草甘膦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
八、競爭格局
從草甘膦行業競爭格局來看,中國草甘膦市場集中度較高。目前,我國草甘膦主要企業包括新安股份、興發集團、廣信股份、江山股份、揚農化工、和邦生物、福華化學、好收成韋恩等。從企業經營情況來看,2023年新安股份、興發集團、廣信股份、江山股份、揚農化工、和邦生物草甘膦相關業務營收分別為45.82億元、42.83億元、35.09億元、23.71億元、17.24億元、14億元。
九、發展趨勢
面對環保標準的提升與雜草抗性的挑戰,草甘膦行業應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草甘膦的生產工藝與產品的安全性。同時,積極探索和開發具有除草效能的新型除草劑,以應對雜草抗性問題,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此外,鑒于農業執法部門已明確規定禁止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銷售使用,而對于環保要求及差異化的追求,更多的草甘膦產品將向高含量、粉劑或顆粒劑型演變。未來,草甘膦行業需要不斷加強環保意識和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向更加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2年中國草甘膦行業重點企業對比分析:興發集團VS新安股份[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9d4e8a78387e45474dcca8da0b56041c69dec09.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草甘膦行業重點企業對比分析:興發集團VS新安股份[圖]
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無殘留滅生性除草劑,對多年生根雜草非常有效,廣泛用于橡膠、桑、茶、果園及甘蔗地。2021年興發集團草甘膦營業收入為75.48億元,較上年增長72.05%,2022年上半年草甘膦營業收入為65.75億元;2021年新安股份農化產品營業收入為76.4億元,較上年增長25.64%,2022年上半年農化產
![2022年中國草甘膦行業全景速覽:草甘膦高景氣延續,需求持續向好[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6b296592ed87ae76d174b4fbc262ff18a3c189b8.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草甘膦行業全景速覽:草甘膦高景氣延續,需求持續向好[圖]
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無殘留滅生性除草劑,對多年生根雜草非常有效,廣泛用于橡膠、桑、茶、果園及甘蔗地,是全球生產量和銷量最大的農藥品種。2021年中國草甘膦的產能為71.3萬噸,較上年增長6.42%,預計2022年草甘膦產能將達到83萬噸;2021年中國草甘膦的產量為59.2萬噸,較上年增長7.25%
![2022年中國草甘膦行業產業政策、生產工藝、市場供需、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b388a599ab8b82a70e79838a8b0d600efa11727f.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草甘膦行業產業政策、生產工藝、市場供需、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在疫情之下,全球糧食安全被高度關切,草甘膦國際需求出現了恢復性增長,2021年我國草甘膦出口量為31.07萬噸,出口金額為25億美元;受供需兩端影響,2021年草甘膦價格大幅上漲,達51434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