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中國羊存欄量達32233萬只,出欄量達33864萬只,羊肉產量為524.53萬噸,與2010年的羊存欄量(28730.18萬只)、羊出欄量(26808.32萬只)和羊肉產量(406.02萬噸)相比,近13年間增量分別達3503萬只、7056萬只、118.51萬噸,增幅分別為13.56%、25.42%、29.19%,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06%、1.9%、2.15%。從國際地位來看,中國綿羊飼養量及羊肉產量均居全球首位,山羊飼養量位列全球第2位。
一、定義及分類
我國養羊歷史悠久,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隨著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中必不可少的產業。羊的產品(如羊毛、山羊絨、羊肉、羊皮、羊奶等)都是高價值的商品,可直接或進一步加工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在廣大農村、牧區和老、少、邊、窮地區,可以利用草場、山地以及農副產品養羊,是農民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產業。
中國知名的羊品種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出臺政策支持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層面出臺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實施基礎母畜擴群提質和南方草食畜牧業增量提質行動,引導一批肉牛規模養殖場畜禽圈舍標準化、集約化、智能化改造。農業農村部出臺了《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肉牛增量提質行動,開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優化屠宰企業區域布局,推進屠宰企業標準化創建,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建設重點。地方政府結合各地羊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圍繞加強羊養殖、增強金融支持、強化肉羊綠色生態等方面出臺了肉羊養殖補貼和產業支持政策。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羊養殖是現代畜禽養殖中較為復雜的,較為困難的。在整個羊養殖屠宰的過程中,大量利用了現代疫病防治技術、現代遺傳基因技術、凍精配種技術、飼養管理技術、營養攝入控制技術、標準化屠宰工藝和冷卻排酸工藝,并需要宰前宰后檢驗檢疫系統對肉品安全進行監控。其中,現代遺傳基因技術和凍精配種技術對培育出優良的羊品種有著重要意義,羊的品種決定了羊的生長速度,抗病性、肉料比等方面。飼養管理技術和營養攝入控制技術,直接關系到出欄羊的凈肉率、牛肉的品質級別、肉質紋理、食用口感和營養價值。標準化屠宰工藝和冷卻排酸工藝是確保牛肉品質和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工序。上述技術需求,是羊業企業多年實踐積累所得,新進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部具備。
2、資金壁壘
羊的養殖、加工需要大面積的生產空間,這不僅要求企業前期有雄厚的資金購買土地、廠房和機器設備,同時還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加工廠和冷藏廠維護使用,以及在分工細致的生產過程中雇傭大量的員工。另外企業還需保持充足的資金用于羊的醫療、配種等關鍵生產流程。因此對企業進入羊業有較高的資金規模要求。
3、品牌壁壘
“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使消費者對肉類消費的安全性日益重視。選擇有品牌保證、可追溯的牛肉產品,是目前消費者比較普遍的做法。一個品牌的樹立,需要經過市場競爭的歷練。品牌的設計、塑造、推廣、被認知,被認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品牌的維護更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這給新進企業設立了一個較高的門檻。
四、產業鏈
羊行業上游主要包括飼料、遺傳育種及疫苗的生產環節,中游主要由羊養殖農牧戶及養殖、屠宰、加工企業構成,下游消費渠道多樣。行業上游羊飼料主要成分首蓿草55.8%需依賴進口;遺傳育種企業技術含量高,毛利率較高;疫苗企業行業進入壁壘高,部分肉羊疫苗滲透率僅為23.0%。中游中羊養殖企業是中游主體,小微型企業占比超過95.0%育種成本與飼料成本占比均超30.0%,行業利潤存在一定空間。中國是全球羊肉消費第一大國和第二大進口國,行業下游的超市、代理商與餐飲行業是中國肉羊行業下游占比最大的終端。














五、行業現狀
2010年以來,中國羊存欄量、出欄量及羊肉產量均呈現波動增長態勢,近8年(2016-2023年)羊只出欄率都突破了100%。2023年,中國羊存欄量達32233萬只,出欄量達33864萬只,羊肉產量為524.53萬噸,與2010年的羊存欄量(28730.18萬只)、羊出欄量(26808.32萬只)和羊肉產量(406.02萬噸)相比,近13年間增量分別達3503萬只、7056萬只、118.51萬噸,增幅分別為13.56%、25.42%、29.19%,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06%、1.9%、2.15%。從國際地位來看,中國綿羊飼養量及羊肉產量均居全球首位,山羊飼養量位列全球第2位。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國羊種資源豐富,羊肉山羊絨世界第一產量
我國綿、山羊品種資源十分豐富,2011年被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羊志》的羊品種和遺傳資源有140個,其中綿羊71個(包括地方品種和遺傳資源42個,培育品種21個,引入品種8個),山羊品種69個(包括地方品種和遺傳資源58個,培育品種8個,引入品種3個)。目前中國綿羊、山羊的飼養量,出欄量,羊肉產量,綿、山羊生皮產量,山羊絨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2)我國羊行業遺傳育種進程收效顯著,養殖效率產能顯著提高
2015年農業部頒布《全國羊遺傳改良計劃(2015-2025)》推動中國羊行業遺傳育種進程。截止到目前,中國肉羊行業已完成50個國家羊核心育種場的遴選,核心育種群基礎母羊達到5萬只,相關育種設施設備配套齊全。中國羊行業持續選育提高特色地方品種和引進專門化品種,培育產肉性能好、產毛精良、生長速度快、繁殖力高的新品種,如魯西黑頭羊、阿斯卡尼細毛羊等,并形成雜交配套組合進行產業化開發,促使優良地方品種和新培育品種成為國內羊生產的主導品種,實現主要引進品種的本地化和國產化,為中國羊肉食品和羊毛有效供給提供長期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撐。
(3)“企業+農戶”全產業鏈發展模式逐步形成
盡管中國肉羊行業的規模化養殖程度有待提升,但行業如今已普遍形成“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鏈發展模式。“企業+農戶模式"可在肉羊行業集中度不高的情況下提升羊產業鏈透明度,控制羊肉來源,同時顯著提升行業中游羊肉精深加工能力,并在銷售端加強羊肉品牌建設,提高行業整體利潤水平。目前,中國內蒙古、新疆等地的肉羊“企業+農戶"的產業鏈發展模式集種羊繁育、育肥羊養殖、飼料加工、肉羊規模養殖、屠宰加工、生產研發為一體,逐漸形成了現代化的羊全產業鏈式發展模式。這種新的模式對羊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和牧戶的肉羊養殖利益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不利因素
(1)綿、山羊生產性能較低
目前我國羊品種主要以地方品種為主,產肉力、產毛量和羊毛品質方面相對于國外優良品種還有欠缺。在肉羊生產方面,盡管我國從國外引入了很多專門化肉羊品種,也進行了與部分地方品種雜交改良工作,培育了一些肉羊品種,但應用效果還不是很好。另外,雜交改良工作缺乏一個統籌規劃,造成部分地區出現混亂雜交現象。在細毛羊生產方面,較國外優質細毛羊還存在產毛量、凈毛率低及羊毛品質差等問題。
(2)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
我國的天然草地資源遼闊,利用天然草場、草山和草坡放牧飼養仍然是我國牧區、半農辦牧區養羊生產的主要方式。雖然放牧飼養成本較低,經濟效益較好,但有些地方過牧現象時有發生,一旦出現過牧,必將會對草場造成破壞。近年來,由于禁牧舍飼政策的實施,草場狀況有很大的改善,但隨之也帶來了養羊成本的增加和草場質量發生變化等問題。
(3)羊毛、羊絨質量有待提高
雖然我國毛用羊經過幾十年的培育,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得到了發展和提高,但個體產毛量及羊毛綜合品質等方面與澳洲美利奴羊之間差距較大;細羊毛的數量、質量遠遠不能滿足國內毛紡工業的需求,造成羊毛進口量不斷增長,國內羊毛價格偏低,挫傷了農牧民養細毛羊的積極性。在絨山羊生產方面,雖然我國是羊絨生產大國,羊絨產量較大,但由于飼養管理粗放,沒有進行科學飼喂,造成羊絨細度有增粗的趨勢。
七、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羊養殖企業有58萬家左右,但其中養殖規模在千只以上的企業約有500家,占比不足千分之一。中國肉羊行業競爭格局較分散,企業多集中于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其中華北地區的養殖模式以舍飼為主,西北地區的養殖模式以放牧為主。中國羊行業的頭部企業規模較大,一般能達到年產羊10億只的產能,但尚未形成規模效益,頭部企業羊養殖技術、育種等方面優勢并不明顯。中國羊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其多與地方羊合作組織和養殖戶建立合作,提高企業肉羊及羊毛產能。
羊行業重點企業介紹
八、發展趨勢
1、肉羊生產出現新特點
主要生產區域從牧區轉向農區:1980年排在全國羊肉產量前五位的省(自治區)是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山東,2018年排在羊肉產量前五位的省(自治區)是內蒙古、新疆、山東、河北和河南。山東、河北、河南、安徽、黑龍江、江蘇等幾大農區省份的2018年羊肉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28%。
養殖方式逐步由放牧轉變為舍飼和半舍飼:隨著人們對羊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只靠牧區的放牧飼養已經不能滿足我國消費者對羊產品的需要,為防止牧區發生過牧現象,避免對草場環境的破壞,走舍飼、半舍飼養羊的道路勢在必行。
2、農區飼養規模逐步增大
在農區羊的飼養規模已經出現了逐步增大的趨勢,飼養規模在萬頭甚至幾萬頭的養殖大場的數量越來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羊場越大越好,一定要根據當地自然資源情況及羊場本身管理能力等情況適度為好。
3、羔羊育肥產業不斷壯大
羔羊育肥具有生產周期少、增重快、飼料報酬高、經濟效益高等優點,羔羊育肥產業,帶動了相關飼料、加工及運輸行業的發展。但有些養殖戶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飼料配比不合理,造成營養代謝病(如尿結石、黃膘病等)時有發生。
4、產、加、銷產業鏈模式企業逐漸增多
很多養殖企業,自繁自養,自己屠宰和深加工,實行羊產品的產、供、銷、加工、服務一條龍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方式延長了生產和經濟鏈條,增加了羊產品的附加值,增強了經濟實力,可以獲得更大經濟效益。但總體看來,相對規模和產品數量較小,品牌效應較差。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