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環境、地域和文化的影響,中國西北方干旱荒漠區域的牧民們一直以來就將駱駝視為沙漠之舟,依靠駱駝提供的食物、皮毛、力量和馱運,維持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目前,駱駝產業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壯大,已形成了一定規模和品牌效應。但由于駱駝的繁殖周期和成熟周期都較長,繁殖周期為3年2胎,且為單胎,且幼駝的成熟周期為5年。因此,即使在目前我國大力發展駱駝產業的情況下,駱駝的增長速度整體較緩。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駱駝存欄量為54.14萬頭,同比增長17.3%。
一、定義及分類
駱駝又稱“橐駝”,是偶蹄目駱駝科駱駝屬兩種大型反芻哺乳動物的統稱,其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有雙重眼瞼和濃密的長睫毛,鼻子能自由關閉。駱駝具有頗高的經濟價值。駝奶可加工如酸奶、黃油、白油、奶酪、乳飲料等乳制品;駝糞是牧民取暖的燃料之一。此外,駱駝還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們把其看作渡過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根據形態的不同,駱駝可分為單峰駝和雙峰駝兩種,其中,雙峰駝背上有兩個駝峰,頭體長3.2-3.5米,肩高1.6-1.8米,體重450-680千克,主要分布在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印度北部及俄羅斯等國家及周邊較為清涼的地區;單峰駝一般體長2.2-3.4米,體高1.8-2.1米,體重450-600千克,主要分布于北非、東非、印度大陸及阿拉伯半島的沙漠或干旱地區。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為了促進、規范我國駱駝行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及標準,推動駱駝奶粉規范化發展。如《駱駝生乳質量分級標準》強調建立標準化體系是駱駝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駱駝生乳質量分級標準會釋放生駝乳價格和質量的信號,引導生駝乳優質優價,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給西北地區駱駝奶乳制品的發展帶來巨大動力。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和經驗壁壘
駱駝養殖需要掌握專業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控和繁殖技術,而這些技術在我國并不普及,缺乏足夠的經驗積累。新進入者往往難以快速掌握這些關鍵技術,導致養殖效率低下,疾病頻發,影響了駱駝的健康和生產性能。此外,駱駝養殖還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等因素制定適宜的飼養方案,這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持和經驗指導,新進入者往往難以應對各種挑戰,增加了養殖風險。
2、市場渠道壁壘
由于駱駝及其相關產品如駝奶、駝絨等并非主流消費品,市場需求相對較小,市場渠道也相對有限。駱駝產品難以進入主流銷售渠道,限制了其市場規模的擴大。同時,駱駝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不足,消費者對駱駝產品的認知度較低,這也進一步制約了市場的開拓。此外,駱駝產品多為特色農產品,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和銷售網絡,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然而,由于地理分布不均、運輸成本高等因素,駱駝產品的市場拓展難度較大。
3、資金壁壘
駱駝養殖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購買駱駝、建設養殖設施、購買飼料等,這些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然而,由于駱駝養殖行業的回報周期較長,且風險較高,許多投資者對此持謹慎態度,導致資金籌措困難。此外,駱駝養殖行業的融資渠道也相對有限,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方式,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壁壘的問題。資金不足不僅限制了駱駝養殖規模的擴大,也影響了養殖技術的提升和市場拓展。
四、產業鏈
駱駝行業上游主要為駝種和飼料等,中游主要為是規模化經營管理的農場和分散小農戶組建的專業合作社。“公司+合作社+農戶”是中國西北部地區駱駝養殖最普遍的模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吾縣具有得天獨厚的駱駝養殖優勢。下游主要通過經銷商在線上線上出售或二次加工到后再銷售到消費者手里。駱駝整體養殖成本高,導致其產品整體價高。駱駝奶為例,駱駝兩年產一次駝羔,其泌乳時間可持續一年多。由于駱駝擠奶需要感受到小駱駝的存在。因此,以飼養產奶為目的駱駝必須同時飼養小駱駝,顯著增加了駱駝奶的生產成本。



















五、行業現狀
受環境、地域和文化的影響,中國西北方干旱荒漠區域的牧民們一直以來就將駱駝視為沙漠之舟,依靠駱駝提供的食物、皮毛、力量和馱運,維持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目前,駱駝產業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壯大,已形成了一定規模和品牌效應。但由于駱駝的繁殖周期和成熟周期都較長,繁殖周期為3年2胎,且為單胎,且幼駝的成熟周期為5年。因此,即使在目前我國大力發展駱駝產業的情況下,駱駝的增長速度整體較緩。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駱駝存欄量為54.14萬頭,同比增長17.3%。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資源品種開發得到保障
目前,駱駝已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納入“畜牧法”管理范疇,為駱駝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組建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馬驢駝專業委員會,為駱駝遺傳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提供專業技術支撐;確定了國家級駱駝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使國家級駱駝保護品種有了專門保護單位和穩定的經費支持;開展了駱駝遺傳資源普查和精準鑒定工作,摸清了我國駱駝遺傳資源家底,為把我國駱駝遺傳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提供了技術儲備。
(2)政策及需求推動行業發展
為促進駱駝產業健康發展,農業農村部出臺《“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鼓勵內蒙古等省區開展雙峰駝、羊駝養殖,逐步提高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和生產水平,加快形成肉、乳、絨毛同步發展全產業鏈。此外,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追求更加營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為一種必然。作為乳制品中具有獨特營養價值和功能特征的駝乳隨之被消費者逐漸認知,發展前景愈發明朗。駱駝奶市場的蓬勃壯大,隨之也帶動了駱駝養殖產業的可持續化式趨增方向發展。
2、不利因素
(1)養殖規模化程度偏低
據FAO數據顯示,全球的駱駝數量在4000萬頭左右,但我國僅40多萬峰,且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等荒漠草原地區。養殖駱駝的基本上都是游牧民,養殖區域分散,規模小成為限制駝乳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另外,駱駝不像奶牛那樣配合擠奶工作,母駱駝只有嗅到幼駱駝的氣味才會分泌乳汁,而且每次擠奶時間很短,一天需要2—3次,一頭駱駝每天的產奶量約2.5—3.5千克。由于數量少、采集難度大、產奶量少,駱駝的規模化養殖尚待時日。
(2)氣候環境及資源限制
駱駝作為適應極端干旱氣候的動物,其生存和繁衍對氣候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然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干旱程度并不足以支持駱駝的大規模養殖,這使得駱駝在我國的分布相對有限,養殖規模難以擴大。其次,飼料資源不足也是制約駱駝養殖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駱駝需要大量的粗飼料來維持其健康和生產性能,但在我國干旱地區,植被稀疏,飼料資源有限,難以滿足駱駝的飼養需求。這不僅增加了養殖成本,還可能導致駱駝營養不良,影響其生長和繁殖。
七、競爭格局
受駱駝的生活習性影響,我國駱駝行業具有顯著的地域性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等地區,以新疆和內蒙古地區規模較大。其中,內蒙古駱駝產業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但是新疆的駱駝產業正在迅速崛起,未來新疆有望成為駱駝產業“熱土”。具體來看,目前我國駱駝產業主要廠商有伊犁那拉乳業集團有限公司,伊犁雪蓮乳業有限公司,新疆中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旺源駝奶實業有限公司,新疆天宏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金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駝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依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王牌駝奶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
八、發展趨勢
隨著消費者對駱駝產品認知的深化,駱駝在旅游、運輸、乳制品等領域的多元化應用推動了中國駱駝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國際貿易的拓展也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機遇。同時,駱駝行業的產業鏈日益完善,涵蓋了養殖、開發、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產業鏈的升級優化進一步提升了行業競爭力。技術創新在駱駝養殖和產品加工中扮演關鍵角色,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經驗,提高了養殖效率和產品質量,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政府也加大了對駱駝行業的支持力度,出臺政策、提供資金、加強監管,助力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駱駝行業還積極響應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號召,推廣綠色養殖和節能減排,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