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極不平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響下,我國順利實現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并為未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好了基礎。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國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接下來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抓好農業生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說法,是同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和內容完全契合的。”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鄉統籌委副秘書長孫文華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記者,“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保障問題依然是重點。”
保障糧食安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優良品種選育推廣,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質量,完善灌溉設施,強化耕地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穩定種糧農民補貼,適度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
同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和品質。多措并舉擴大油料生產。發展畜禽水產養殖,穩定生豬生產。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開展糧食節約行動。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一定要下力氣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安全。
3月5日上午,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2020年底被任命為農業農村部部長的唐仁健首次亮相,帶來了他對未來一段時間鄉村振興工作重點的理解。
他介紹稱,目前我國糧食產量已經保持了連續十七年豐收,最近六年一直穩產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是474公斤。依據國際通用的糧食安全標準線——人均400公斤來看,中國已經連續多年保證了自己的糧食安全。
“我們的種子在很大程度上國內也是可以滿足的,尤其是在保生存這個問題上。”唐仁健表示,“我國糧食的兩個基礎品種——小麥和水稻,完全使用的自主品種,產量也不低,外資企業和外國進口的種子分別占比不到3%和1%。”
唐仁健說,農業農村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行動計劃,力求經過十年左右努力打贏。
第一,解決好種質資源問題。“沒有種質資源什么都不好談。”唐仁健說,現在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立項,漁業方面種質資源庫已經開建,種植業作物種質資源庫約在今年9月建好,屆時種子資源的保存量可達150萬份。
其次,解決關鍵核心技術,把原創的技術、底盤的技術盡可能突破,“將核心種源爭取掌握在我們手上”。
第三,培育一批商業化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唐仁健說,“我們現在比較小散亂,今后要重振、規范、提升。”
第四,抓好國家級種子基地建設。唐仁健介紹,“像現在海南的南繁基地,甘肅、四川等地種子基地的建設”。
第五,管好種子市場,保護知識產權,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的行為。
做好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銜接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產業,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分層分類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機制,發揮中央單位和社會力量幫扶作用,繼續支持脫貧地區增強內生發展能力。
同時,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穩步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深化供銷社、集體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等改革,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
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千方百計使億萬農民多增收、有奔頭。
在首場“部長通道”中,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各級財政將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是加大力度,過渡期內財政支持政策和資金規模將保持總體穩定。今年中央財政專門設立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達到1560億元,比去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加了100億元。
二是突出重點。現有財政轉移支付繼續向脫貧地區傾斜,突出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推動均衡發展,繼續支持脫貧縣統籌使用涉農財政資金,推動鄉村振興。
三是有效銜接。把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擺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緊、抓好。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支持防止致貧返貧監測預警,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加大力度,支持脫貧地區產業發展,穩定脫貧人口就業,幫助持續增收。
而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另一大關鍵問題就是人才。
“目前近70%的農業類畢業生轉行從事非農產業,這對鄉村振興戰略來講是巨大的損失。”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好表示,“我建議國家拿出一部分經費支持應屆畢業生到農村就業,縮小與在城就業的收入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