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在如火如荼舉行。作為一年中A級車展的壓軸大戲,同時也是來年車市的風向標,本屆廣州車展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當下意義非凡,而在全球知名車企高規格參展的喧囂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汽車品牌在本屆車展上表現出的鮮明的品牌進化趨勢。
以江汽集團為例,其旗下思皓、瑞風兩大品牌在本屆車展上的表現尤為亮眼。商務車品牌瑞風以“refine”全新產品標識的首款“L”系車型L6 MAX,主打高端公商務出行接待的細分市場,從產品到品牌都實現了躍升;而江汽集團和大眾汽車合資打造的全新品牌思皓則以涵蓋轎車、SUV、MPV、新能源等車型的豐富陣列顯示出強大的氣場。可以說,江汽集團此次從高度和廣度這兩個維度實現了品牌的進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難看出,江汽集團在此次廣州車展上的品牌進化還表現出了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例如,布局高端的瑞風L6 MAX作為江汽集團與大眾汽車合作后的首款MPV車型,大空間、高舒適度、高安全性,契合多個商務場景,而底盤設計與調校更適合中國道路的實際情況;思皓E10X則定位小微型純電動汽車,酷炫外形迎合追求個性的年輕族群需求,價格也更加“接地氣”。
向來低調的江汽集團在本屆廣州車展的“迸發”并非偶然。5月29日,大眾汽車官宣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江汽集團50%的股份,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資本市場對此次股權變化給予了積極的反饋,一時間,大眾汽車、江汽集團乃至整個安徽省都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事實上,早在2017年,大眾汽車與江汽集團合資成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權比例,由此拉開了中國汽車產業“新合資時代”的序幕。與上一輪以“市場換技術”為特征的合資潮不同的是,已經強大起來的中國汽車業讓國際汽車巨頭放低身段主動融入中國市場、中國行業、中國企業。而中國汽車業在這一輪合資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擁有了話語權,由此結束了中國車企在合資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歷史。
而大眾汽車在中國已有兩家合資公司的情況下,選擇江汽集團的原因值得探究。作為中國汽車行業元老之一,江汽集團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綜合實力遠超過其市場表現,而且江汽集團旗下車型門類尤為齊全,既包含轎車、SUV、MPV等乘用車,又有商務車、客車、輕卡、重卡等商用車,還是國內最大的底盤生產企業,手中握有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的核心技術。在中國汽車企業中,江汽集團可以說是產品矩陣最完整的一家,而且在每一個細分板塊都有一定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領域,江汽集團已系統掌握了電動汽車電池模組、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這些技術甚至可以反哺大眾汽車。正是這樣的硬實力賦予了江汽集團在“新合資”中的話語權。
值得一提的還有江汽集團的地理優勢。江汽集團所在的安徽省既是長三角地區,又是中部地區,沿江通海,承東啟西,腹地遼闊,位于多個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從市場角度來看,不僅長三角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重心,中國中西部購買力的崛起,也正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潛力所在,連通東西的安徽可謂是中國汽車市場重鎮;從產業鏈供應鏈角度來看,科研院所密集賦予安徽制造業強大的技術支撐,以長三角“即便是一個小縣城所生產的零部件就可以拼裝出一臺汽車”的供應鏈能力,背靠中國多年積淀而成的全球最完備工業制造體系,絕對的成本優勢也是江汽集團的底氣所在。
吸收歐洲和中國汽車產業精華,將歐洲汽車產業百年歷史積淀與中國汽車產業銳意創新、快速反應優勢相結合,江汽集團的品牌進化探索出一條獨特的路徑。毋庸置疑,沿著這樣的進化路徑,中國汽車產業完全可以做到品牌不輸、技術不輸,具有沖擊世界汽車產業巔峰的潛力。


2025-2031年中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