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國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無人駕駛汽車的研制開發,雖與國外相比還有一些距離,但目前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四十多年來,受益于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并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約為118.5億元,同比增長18%。
關鍵詞: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
一、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概述
無人駕駛,是指讓汽車自身擁有環境感知、路徑規劃并自主實現車輛控制的技術。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能汽車,主要依靠車載傳感器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無人駕駛汽車集自動控制、環境交互、視覺識別等眾多人工智能技術于一體,是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和智能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無人駕駛汽車根據其自動化程度,?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從L0到L5,?每個等級代表不同的自動化水平。?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了無人駕駛相關技術的研究。1980年國家立項了“遙控駕駛的防核化偵察車”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國防科技大學三家單位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制造。1992年,由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五家單位聯合研制成功了ATB-1(AutonomousTestBed-1)無人車,這是我國第一輛能夠自主行駛的測試樣車,其行駛速度可以達到21公里每小時。ATB-1的誕生標志著中國無人駕駛行業正式起步并進入探索期,無人駕駛的技術研發正式啟動。2001年開始,國防科技大學與一汽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并于2006年研制出第二代自動駕駛車輛紅旗HQ3。2011年7月14日,紅旗HQ3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試驗,創造了我國自主研制的無人車在復雜交通狀況下自主駕駛的新紀錄。與此同時,百度開始探索自動駕駛技術。此后,百度加快完全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并在客車、旅游巴士、出租車等多個車型領域取得一定成就。2022年5月,蘿卜快跑落地武漢經開區,8月啟動國內首個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2024年,除了已在武漢大規模鋪開,蘿卜快跑還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1個城市開放運營。無人駕駛網約車成為汽車行業大變革極具前瞻性的未來暢想。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二、無人駕駛汽車產業鏈
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具備精準的控制能力、強大的計算能力、先進的算法、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技術以及可靠的車輛控制系統,以確保車輛能夠在各種環境中安全、可靠地自動駕駛。從上游系統分拆來看,無人駕駛基本上依賴于感知、決策、執行三個環節的高效配合。其中感知層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維傳感器及GPS、北斗等在內的導航系統;決策層包括車載芯片、操作系統、云平臺;執行層包括電子驅動、電子轉向、電子制動、燈光等系統。產業鏈中游主要為無人駕駛汽車制造商、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相關終端設備和服務開發商。下游為無人駕駛汽車應用場景,如物流配送、城市出租、旅游客運、智能公交、工業運輸、醫療運輸、環衛清潔等。
三、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現狀
國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無人駕駛汽車的研制開發,雖與國外相比還有一些距離,但目前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四十多年來,受益于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并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約為118.5億元,同比增長18%。無人駕駛汽車的應用為出行帶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體驗;同時,汽車銷售的穩定增長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產業的日益普及推動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逐步完善,從而促進整個交通行業的變革與升級。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來,國家交通運輸局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以及自動駕駛汽車服務條例,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無人駕駛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成為行業發展新風口,行業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4年,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76.6億元。
近年來,資本對無人駕駛汽車高度關注,中國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日益頻繁。據數據顯示,2024年1-7月,國內外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公開了近35起重要投融資,披露的融資總額超176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企業占據主要份額,涉及多家知名企業和初創公司,如毫末智行、斯年智駕、雷科智途等。目前,我國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技術進一步推動BAT等企業進入市場、加大投入研發技術,無人駕駛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現階段汽車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無人駕駛被應用于物流、出租車、公共交通等多個場景,催生多領域市場增量,吸引大量產業鏈企業及長期資本入市。
四、無人駕駛汽車競爭格局
我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一片藍海,吸引大批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境外汽車、跨界企業涌入無人駕駛賽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互聯網企業、整車制造廠商和初創汽車制造企業三大陣營。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上,百度、華為、滴滴等互聯網企業都表現出了巨大的參與熱情。其中,百度Apollo已經在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等領域擁有業內領先的解決方案,旗下第六代蘿卜快跑無人駕駛汽車在多個城市開放運營,位居行業第一競爭梯隊。我國整車制造廠商如上汽集團、廣汽集團、中國一汽、比亞迪等,緊跟市場風向,布局無人駕駛系統研發,依托強大的技術基礎和體系能力,在無人駕駛領域建立起完備的研發生產體系。此外,我國還興起一批以AutoX、蘑菇車聯、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為主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其大多在部分核心系統研發或零部件制造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目前,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存續企業數量有1000多家。從行業代表性企業的區域分布來看,企業主要布局在廣東、浙江、北京、江蘇等東部及南部地區,尤以廣東分布最為集中。這些地區經濟相對發達,吸引大量高新技術產業入駐,技術創新能力強、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需求旺盛,從而為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條件。華北地區鋼材、鋁合金等必要原材料產業鏈相對完善,上游供給能力強、效率高,因而也有部分制造企業分布。但西部地區、以及東北部地區代表性企業相對較少。此外,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以大型企業為主,中小型企業研發能力弱且經濟能力無法支撐投資周期較長的研發活動,生存能力相對較差。
五、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研判
1、數字經濟政策頒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迎發展新機遇
2024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推進《“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同時,2024年7月,工信部等五部門公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確定了北京、上海、重慶、遼寧沈陽、吉林長春、安徽合肥、山東濟南等20個城市(聯合體)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并以城市為單位,打造“車路云”一體化“試驗場”,推動相關技術落地與規模應用。在此背景下,各地也不斷加強數字經濟的戰略引導。利好政策的發布旨在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無人駕駛汽車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產業重要支柱之一,受益于整個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也積極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無人駕駛汽車正成為新引擎。
2、無人駕駛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Al驅動成為發展新趨勢
隨著智駕數據量的積累、視覺大模型及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框架與效果的提升,加之企業對AI技術的探索深化,智能駕駛在感知的準確性、感知物體豐富度、復雜工況決策判斷的能力有望達到新的高度。同時,得益于算法的提升,智能駕駛將有望逐步擺脫對特定硬件設施的高度依賴,轉而協助車企為更多用戶提供成本效益更高、不受地理區域限制的智駕出行體驗,加速智能駕駛汽車的滲透,以AI投入驅動智能駕駛發展、無人駕駛應用場景拓展將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六章,包含無人駕駛汽車行業運營模式案例分析,無人駕駛汽車行業領先企業案例分析,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投資潛力與策略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