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種核桃樹,家門口有核桃加工廠,我把核桃賣到廠里,又去那上班,一年收入4萬多元。”11月6日,葉城縣恰薩美其特鄉巴什亞巴格村村民圖爾妮薩·艾麥爾說。
葉城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作為全疆最大的核桃產區,如何讓核桃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打響“葉城核桃”的金字招牌呢?
近年來,葉城縣大力推進林果業提質增效,構建起了“吃干榨凈”的核桃全產業鏈。目前全縣有33萬人參與核桃產業,農牧民的人均純收入中,來自核桃的收入就占了37.1%。
種植戶成“明白人”
今年新收的核桃剛賣完,葉城縣伯西熱克鄉坎特伊其村村民阿布都拉·買買提就開始為明年的豐收做準備。他說:“過幾天,我就往核桃園里施農家肥,然后讓核桃樹美美地喝一次冬水,等待明年開春修剪。冬閑時,我會好好學習核桃修剪、嫁接等管理技術。”他家的45畝核桃,畝產由去年的230公斤增加到今年的260公斤。
“今年,我們鄉的桃核畝均產量比去年增加30公斤左右,而且品質好、空殼率低、果仁飽滿,農牧民核桃人均收入超過4000元。增產增效的背后,是政府引導和幫助農戶科學化種植、精細化管理。”葉城縣薩依巴格鄉副鄉長楊利波說。
近年來,葉城縣的核桃種植、管理由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轉變。科技的推廣應用,為廣大農戶依托核桃產業增收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葉城縣鐵提鄉核桃種植大戶馬曉斌從2000年開始種核桃,當時,他和大多數農民一樣不懂技術,把核桃樹種得密密麻麻,結果缺乏陽光、授粉不足,畝產只有幾十公斤。這幾年,葉城縣深入實施抓疏密,促核桃密植園改造;抓修剪,促核桃樹“整形塑形”;抓嫁接,促核桃品種改優等工程。受益于這些技術培訓,馬曉斌成了全縣聞名的“核桃狀元”,不少林果種植戶都成了科學種植“明白人”。
核桃全身都成寶
在葉城縣輕工業園區的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廠房內一條條核桃仁、核桃飲料生產線有序運轉。公司員工多力坤·艾合買提說:“以前就是吃個核桃仁,現在,核桃變成了核桃奶、核桃油、核桃飲料等,能銷到全國各地。”
葉城縣核桃種植面積58萬多畝,年總產量達13萬噸。其中,集核桃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年收購核桃4萬噸左右。該公司董事長彭紅春介紹,今后,還要把核桃蛋白粉做成多肽,把核桃油做成軟膠囊,把核桃分心木做成袋泡茶,把核桃殼做成活性炭。核桃產業鏈越長,核桃附加值越高,種植戶收益也就越高。
“這些年,核桃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較突出,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就是提高核桃品質,延伸核桃產業鏈,以質量更優、種類更多的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新疆果業集團葉城核桃交易中心總經理費興華說。記者看到,在核桃加工區,核桃仁不僅被加工成多種食品,核桃殼、核桃青皮也變廢為寶,加工成工業產品。
現在,葉城縣已經形成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種植基地、村有合作社的核桃產業發展格局。
線上線下齊發力
去年冬天,看到核桃批發交易市場建在了家門口,葉城縣恰爾巴格鎮拜合提代爾亞村村民阿不力米提·肉孜看到商機,當起了農民經紀人,到其他鄉鎮收購核桃,然后拉到交易市場出售,每公斤核桃能賺0.2元—0.3元。
9月份進入核桃采摘季,新疆核桃(葉城)批發交易市場熱鬧起來,賣核桃的有本地的種植戶和經紀人,收購核桃的有本地的企業和內地客商,附近不少農民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紛紛做起了運輸、餐飲等生意。
在葉城縣紅石榴馕產業園,核桃產品也占有一席之地,產業園加工核桃馕一年要消化28噸核桃仁。在葉城縣薩依巴格鄉薩依巴格村的核桃七仙園,平時有絡繹不絕的游客,每年還要舉辦盛大的核桃采摘節……
葉城縣委副書記、政協黨組書記梁擁軍告訴記者,近年來,葉城大力推進電商平臺建設,推動以核桃及其精深加工產品為主的大宗農副產品上線銷售。
截至目前,葉城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疆外設立直銷網點5個、電商平臺16個,建成鄉級電商服務中心5個、電商服務網點20個,村級服務網點130個。
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的搭建,不僅促進了核桃銷售,還帶動了大量村民就近就地就業,讓他們實現了穩定增收。


2025-2031年中國核桃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核桃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核桃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國核桃行業投資前景,核桃行業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