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業:需求快速復蘇數字化生態已經初現雛形
時間進入五月,中國各地復工復產節奏加快,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寧化工,正在迎來他們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升級。
“中國糖罐子”欲破“甜蜜產業”發展難題
2019/2020年榨季近期結束。中國“糖罐子”廣西蔗糖生產規模保持平穩,市場活力增強,糖企兌付蔗款速度明顯加快,但一些地方出現糖企與蔗農違反訂單合同購銷甘蔗現象,蔗區生產秩序受到影響。
中國航天產業"超級2020" 全年發射火箭有望破40次
2019年,在102箭、492個航天器的世界航天發射版圖中,中國航天以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的成績再次位居全球第一。而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40次,再創新高。
開發300多種主食產品 “小土豆”正在成為大產業
國家馬鈴薯主食產業化科技創新聯盟近日在京成立。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在成立大會上介紹,我國的馬鈴薯主食化戰略啟動實施5年來,通過協同創新,相關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了馬鈴薯與三大主糧2.5∶1的營養當量系數。即2.5份馬鈴薯提供的營養價值與1份稻米、小麥或玉米大致相當,科學論證了馬鈴薯主食產品對血壓、血糖、血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印度今年將有14臺新超級計算機投入使用
據3月20日消息,在印國家超級計算機計劃(NSM)下,印超級計算機能力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幅度提升,2020年將有14臺新超級計算機投入使用。
日本計劃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射月球探測器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開展利用固體燃料火箭“艾普斯龍”將超小型探測器送入繞月軌道的研究項目,力爭2020年上半年發射。未來還將根據大學及企業的需求,開展月球觀測用探測器的商業發射。
俄科學家創造了本國最強的磁力脈沖裝置
俄羅斯4月15日報道,俄羅斯薩馬拉國立研究大學科研人員研制出俄羅斯最強的工業磁力脈沖裝置,該裝置可以用于生產飛機和直升機的大型部件。
日本首次使用凍結干燥精子成功繁殖小牛
日本宮城縣在與高知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使用凍結干燥的精子繁殖出黑毛和牛小牛。該縣表示這是全球首次用凍結干燥精子繁殖小牛取得成功。
國際科研團隊發現危害冷杉的植物病原真菌新物種
俄科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報道,該分院林業所與瑞典、捷克的聯合科研團隊發現了危害冷杉的植物病原真菌新物種,最初的病灶于2006年在東薩彥嶺發現,而此次發現的冷杉潰瘍癥狀出現在其西部幾百公里之外。為避免冷杉林的大面積枯死,科研團隊呼吁盡快開展病原真菌新物種的研究,研究其傳播狀況,評估對其他針葉樹種的風險。相關成果發布在“Scientific Reports”科學雜志上。
匈牙利初創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招聘網絡面試機器人
匈牙利的ChatBoss團隊主要從事開發人力資源招聘網絡面試機器人解決方案,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之一。
南非科學院就合作研究中個人貢獻認定問題發布研究報告
近日,南非科學院官方網站發布題為《認定個人對合作研究的貢獻:比例出版物計數的局限性和替代方案》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由南非科學院、南非科學與創新部以及南非國家研究基金會共同完成。此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合著者較多的合作研究中,南非的研究人員是否得到認可,以及如何評估和獎勵個人在多作者出版物中的貢獻。
長江中游城市群綜合科技服務平臺助力抗疫復工復產
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振興經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服務業專項“長江中游城市群綜合科技服務平臺研發與應用示范”項目牽頭單位湖北技術交易所攜手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江西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等項目參與單位開展專業和綜合科技服務,推動區域科技服務資源互聯互通,提升區域科技服務能力。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開發火箭回收技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在開發火箭回收技術,即讓已發射火箭的第一節在地表自主軟著陸,以便再次利用。此舉旨在削減發射費用,力爭在未來開發像飛機一樣可反復使用的火箭。最快將于今年初夏開展小型火箭飛行試驗。
韓國研制出診斷重度阿爾茨海默癥的傳感器
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究小組開發可出診斷重度阿爾茨海默癥的傳感器。阿爾茨海默癥是引起癡呆癥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在老年人中發玻據統計,目前全世界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10%的人患有該疾玻雖然利用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簡稱PET)和核磁共振成像(簡稱NMRI)等設備可對阿爾茨海默癥進行診斷,但診斷費用較為昂貴,開發廉價且精確診斷阿爾茨海默癥的設備成為當務之急。
緬甸政府研究實施更多可再生能源項目
緬甸電力和能源部長吳溫凱在本周舉行國家可再生能源委員會會議后宣布,緬政府正在研究實施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包括了位于多個省邦的合計5746.37兆瓦的61個太陽能發電項目,1163兆瓦的7個風力發電項目和200兆瓦的6個生物質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