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充電樁行業成為資本眼中的寵兒。天眼查顯示,9月13日,云快充獲得蔚來資本B2輪融資;6月20日,特來電獲國家電投等10余家企業的3億人民幣戰略投資;6月11日,依威能源獲香港電訊領投3.5億人民幣B輪融資,5月17日,星星充電獲B輪融資,投后估值為155億人民幣。
最近,專注做“樁找車”電、樁分離的移動式新能源車充電企業始途科技完成天使輪融資,獲得順為資本數千萬元投資。
“我通過手機小程序發送充電指令后,附近會有一個充電機器人攜帶移動電源走過來,自動給車充電。這能高效解決充電樁滿或者被燃油車占位的問題。我去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的時間,電動車自動就充滿電了。”李帥(化名)向鈦媒體APP描述了他體驗移動充電的感受。
事實上,目前固定式充電樁普遍存在兩大痛點:第一,燃油車霸占充電停車位、電車充完電不走,導致其他用戶“充電難”、充電樁利率降低。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公共充電樁行業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其中充電樁鋪設最多的北京、上海,使用率僅為1.8%、1.5%;第二,固定充電樁擴容難,需要建樁的地方,可能因為客觀條件不能擴建。
“樁找車”電、樁分離的移動充電模式面世,能否解決目前行業中存在的痛點?未來是否會成為充電樁市場的主流形式?
全自動、半自動,“電樁找車”如何開拓新市場?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顯示,中國、歐洲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是主要發展力量,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蟬聯全球第一,2020年占市場份額的44.6%。
此外,據規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將達到20%,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中美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
資料來源:工信部、全球汽車信息平臺Marklines、智研咨詢整理
與之相伴的充電樁市場應運而生,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GlobalEVOutlook2019》報告顯示,國內充電樁設備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億-1.08萬億。
目前停車輔助單元PSU已與快電、星星充電等充電企業開展市場化合作。
而移動充電機器站是始途科技“樁找車”充電的核心產品,目前已迭代至第二代,由機器站體(SATORDOCK)、移動電源(SATORCUBE)、充電機器人(SATORROBOT)三個部分組成。據悉,該方案已與部分能源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標準化場景POC落地,預計2022年Q1服務與部分城市C端車主。
“樁找車”分離式移動充模式,未來會成為主流嘛?
充電樁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所以充電樁的形態一定是多元化、場景化需求的存在,不存在一種方式“吃掉”另一種方式。
目前市場上有交流充電、直流充電、換電等形式,其滿足不同場景的充電需求。
交流電俗稱“慢充”,交流充電樁只能提供電力輸出,沒有充電功能,它是通過車載電機為電動車電池充電。充電功率以7kw居多,充滿電一般是8-10個小時,多安裝于居民小區停車場。
直流電俗稱“快充”,是先將交流電轉化直流電,再通過充電插口直接給電池。充電功率可高達60kw,正常情況下充滿電需要20-90分鐘,一般安裝于集中式的充電,適用于對充電時間高的場景。
換電是指電池沒電時直接更換一塊滿電的電池,由于電池型號多樣、各車長的換電方式不同,該模式未得到大幅推廣。
始途科技‘樁找車’分離式移動充電模式主打目的地充電,這意味著用戶無需把車開到集中充電站,可以在開車逛街、看電影、上班、回家等場景停車充電,機器人協助用戶、充滿電后自動離開。此外,如果用戶時間緊張,移動電源的60kw直流快充電也滿足用戶快速充電需求。
‘樁找車’分離式移動充電模式是對現有固定式充電樁的一種補充,是通過停車輔助單元PSU產品亦可幫助充電樁運營商提高運營效率。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充電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充電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重點充電樁設備提供商發展分析,中國充電樁行業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2025-2031年中國充電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