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新冠疫苗商業化元年,從快速研發、快速獲批到快速大規模商業化,進度之快在全球制藥行業史無前例。
在這場事關人類命運的決戰中,不論企業大小,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得益于國家的強力支持,也得益于自身的厚積薄發,新冠疫情客觀上給中國疫苗企業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隨著新冠疫苗及更多創新產品的上市,中國創新疫苗企業有望實現對傳統疫苗巨頭的市場逆襲。
據公開數據2020年疫苗行業批簽發數據顯示,疫苗行業批簽發6.5億支,而近六年平均簽發量是5.7億支,按批簽發量中標價計算,2020年國內疫苗批簽發貨值規模達660億元,較2019年的425億元增長了235億。
2014-2020年中國疫苗批簽發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而國內疫苗行業的競爭格局也隨之迎來諸多變化,根據百股經數據,對我國A股疫苗上市企業的市值進行排序,截至8月8日,智飛生物(166.480, 0.00, 0.00%)高居一梯隊,市值達2720億,成為國內唯一一個市值超2000億的疫苗上市公司。在2020年,公司已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達43.48%。2021年,智飛生物繼續保持高增長,據其公開報告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39.27億,同比增長達49.04%。
第二梯隊有萬泰生物(278.200, 0.00, 0.00%)、康希諾(581.490, 0.00, 0.00%)、沃森生物(88.500, 0.00, 0.00%),市值均已超千億;2020年,萬泰生物營業收入總額為23.54億,較2019年增長高達98.88%;其二價宮頸癌疫苗的上市銷售、新冠試劑銷售及公司的技術轉讓收入等,都成為助力其營收增長的重要拉力。根據已經公布的一季度報告顯示,康希諾和沃森生物的業績表現都較為突出,營業收入分別為4.63億、4.34億。三梯隊企業康泰生物(140.090, 0.00, 0.00%)、華蘭生物(38.090, 0.00, 0.00%)均超過600億市值;康華生物(213.890, 0.00, 0.00%)目前居于末位,此前其最高價達661.9元/股。
我國上市疫苗企業并不多,目前來看,仍處于發展初期,它們的主營業務集中在二類疫苗領域,前景廣闊。
2014-2020年中國疫苗批簽發分類占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沃森生物打破了美國輝瑞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補上了13價肺炎疫苗的缺口。在上市此疫苗后,沃森生物業績暴增。根據沃森生物發布的2021年一季報顯示,沃森生物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4億元,同比增加286.45%,一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是13價肺炎結合疫苗銷量增加,該產品Q1批簽發164萬瓶,同比增加1064%,達到2020全年批簽發量的37%。
萬泰生物投入多年的二價宮頸癌疫苗2019年12月30日取得注冊證書,2020年5月正式投入市場實現銷售收入,成為拉動營業收入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而沃森生物正在研發當中,根據其2020年財務報告顯示,人乳頭瘤病毒雙價(16/18型)疫苗正處于審評階段,九價HPV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
根據2018-2020年各公司上市后年報顯示,3年累計研發投入排名前2的是沃森生物和智飛生物,均超過9億。
除了德爾塔變異毒株,目前也已經出現了“德爾塔+”“拉姆達”突變毒株,新冠病毒的變異可能會繼續在全球多處出現并擴散至其他區域,且并不排除突破現有疫苗的防御。


2025-2031年中國腸道病毒EV71疫苗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腸道病毒EV71疫苗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腸道病毒EV71疫苗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腸道病毒EV71疫苗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