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年味兒愈發濃郁,各家各戶也開始著手置辦年貨,線上線下年貨節都在轟轟烈烈展開。
當前,各大電商平臺均在緊鑼密鼓籌備“年貨節”,但除了每年都會舉辦年貨節的淘寶、京東、蘇寧等老牌電商之外,抖音、快手等電商新勢力,甚至百度、小紅書、一點資訊等平臺,均出現在年貨大戰之中。
記者獲悉,今年,各大平臺中,“買家鄉特產”成了關鍵詞之一,在就地過年的大背景下,寄托鄉情的年貨成了在外游子的情感寄托。同時,扶貧產品、非遺產品也備受青睞,“年味兒”成了今年純潔的關鍵詞之一。
寄托鄉愁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線下商業延遲開工,實體經濟發展被按下暫緩鍵。疫情重塑了消費者的習慣,“宅經濟”蓬勃發展,使直播電商成為網絡購物行業的一大熱點。
而今年,各地發出就地過年倡議后,不少電商從業者迎來“忙碌時刻”。
據了解,由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部門和單位共同指導開展的“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于今年1月20日啟動。據商務大數據監測,1月20日至29日(臘月初八至臘月十七)的10天,全國網絡零售額達3441.1億元人民幣。
其中,不少異地過年的人們選擇購買家鄉特產寄托鄉愁。雖然不能歸鄉,但人們對家鄉年味的思念之情只增不減。
近日發布的《2021春節年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下單人和收貨人在不同城市的異地訂單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而新年禮盒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北京、深圳、廣州位居異地訂單下單和收貨最多的城市。
一個亮點是,河北省石家莊市的異地訂單下單量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9。作為抗擊新冠疫情主戰場,石家莊訂單的增長顯示出人們對抗疫大局的默默支持。
年貨寄件數據則顯示,菜鳥全國近3萬家鄉村共配站點連日寄出的年貨包裹數量上漲兩成,年貨節期間的進口包裹量大幅增加七成,目前全國倉庫的春節備貨量創下新高。
在湖北隨州珠寶山村電商服務站,工作人員正忙碌的將各種年貨精心打包裝箱,準備運往全國各地。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忠平介紹受疫情影響,當地有300余名村民選擇就地過年。“這些都是老鄉們通過微信下單的產品,我們今天將打包發出去,希望能讓在異地過年的父老鄉親們品嘗到家鄉的年味,過個好年。”楊忠平說。
同時,一些平臺與各地老字號品牌、特色地方產品合作,聯動各地政府,并邀請明星、頭部主播、當地老字號店主共同出鏡,講述老字號品牌發展歷程,傳遞品牌故事,除了讓人們體驗當地特色外,也了解產品的特色信息與具體細節,讓用戶可以安心購買,進而拉動當地“年貨經濟”,實現各地老字號特產“跨省”過年。
發力扶貧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平臺中,農特產品消費扶貧年貨備受矚目。
據了解,春節前,為培育特色電商扶貧產品品牌,加強農產品營銷對接和服務,帶動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旅游產品銷售,多地均開展了農產品電商直播專場帶貨活動。同時,年貨節將農村農產品生產基地和消費者連動起來,解決因疫情、交通等原因滯銷的農產品年貨。
在廣西北流,由當地經濟貿易和科學技術局主辦、新華網廣西分公司承辦的“居家嗨購,網上過年” 暨2021廣西北流農產品電商直播專場帶貨活動中,大米、番石榴、香水檸檬、百香果、沃柑、沉香線香、荔枝干、龍眼干、檸檬膏等北流好物,均受到了粉絲的熱烈支持,并掀起了直播間的搶購熱潮。
北流是全國水稻高產之鄉、荔枝之鄉、百香果之鄉,北流富硒水稻、荔枝、百香果等主導產業發展水平更是位居廣西前列,北流農產品企業的高速發展,也加速了北流農產品電商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廣西北流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為抓手,以北流百香果產業為核心,通過抓服務、定標準、推溯源、強品牌、拓渠道,積極探索“電商+特色產業+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在農村產品上行銷售、貧困戶就業增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面推動了北流經濟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2月5日的專場帶貨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數近10萬,多款北流好物火爆熱銷,總訂單量3310單,訂單總金額超過12.3萬,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在湖南衡陽,湖之酒、夏塘麻餅等衡陽各縣市區特色農產品也紛紛亮相直播,此外,還有家居用品、生鮮、年夜飯等上千種商品,供吸引各地消費者前來購買。
寧夏則打破常態,與時下潮流結合,組合出“非遺+直播”的新形式,將非遺文化傳承人手中的作品和非遺文化背后的歷史傳承故事,通過講述,讓這些非遺文化走上“云端”,通過互聯網呈現在了更多人面前,拓寬了非遺傳播途徑,讓更多的人感受了非遺文化的魅力。
各地扶貧電商,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2024-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食品企業電商發展路徑及構建策略,食品行業電商風險控制與投資建議,202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