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出臺政策扶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歐盟2020年2月發布《人工智能白皮書》,力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過去3年里,歐盟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創新的資金增至15億歐元,同比增長70%。歐盟近期還提出了一項重大的專項撥款,用于支持在“數字歐洲”計劃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項目。歐盟希望未來10年每年吸引超過200億歐元的投資用于人工智能領域。
法國2018年5月出臺“法國人工智能戰略”,從政策層面力促研究機構將人工智能研發成果商業化。法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底前投入15億歐元用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僅2019年,法國新注冊的人工智能企業就達102家。
2019年12月,韓國政府發布“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提出九大領域100個課題,計劃2030年時將韓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提升至世界前列。韓國政府力爭到2021年成功打造人工智能開發平臺、全面開放公共數據,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園區,到2029年為新一代存算一體人工智能芯片研發投入約1萬億韓元(1美元約合1090韓元)。
2019年6月,日本政府出臺“人工智能戰略2019”,旨在從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增強本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去年12月,東京大學和軟銀公司簽署協議,宣布將共同打造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致力于開展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軟銀將在今后10年為此投資2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04日元)用于相關研究,促進日本人工智能研究及相關產業發展。
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
國家 | 出臺時間 | 政策 | 概述 |
歐盟 | 2020年 | 人工智能白皮書 | 在過去3年里,歐盟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創新的資金增至15億歐元,同比增長70%。歐盟近期還提出了一項重大的專項撥款,用于支持在“數字歐洲”計劃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項目。歐盟希望未來10年每年吸引超過200億歐元的投資用于人工智能領域。 |
法國 | 2018年5月 | 法國人工智能戰略 | 從政策層面力促研究機構將人工智能研發成果商業化。法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底前投入15億歐元用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僅2019年,法國新注冊的人工智能企業就達102家。 |
韓國 | 2019年12月 | 人工智能國家戰略 | 提出九大領域100個課題,計劃2030年時將韓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提升至世界前列。韓國政府力爭到2021年成功打造人工智能開發平臺、全面開放公共數據,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園區,到2029年為新一代存算一體人工智能芯片研發投入約1萬億韓元(1美元約合1090韓元)。 |
日本 | 2019年6月 | 人工智能戰略2019 | 旨在從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增強本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去年12月,東京大學和軟銀公司簽署協議,宣布將共同打造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致力于開展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軟銀將在今后10年為此投資2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04日元)用于相關研究,促進日本人工智能研究及相關產業發展。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人工智能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力促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與傳統經濟融合,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
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北京成為全國發展最“快”的城市。數據顯示, 2000-2019年,我國人工智能累計申請專利數超過44萬件,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經突破500億元。據中國信通院數據統計,2015年到2018年復合平均增長率高達54.6%,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約36%)。此外,2019年,我國以206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位居全球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TOP4國家榜單榜首。這也成為了國際上更加看好未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國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廣泛,涉及的領域包括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醫療、制造、健康等。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了770億元。這意味著,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超過2019年全年。
2015-2020上半年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走勢圖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當前,AI已走出技術爆發階段,進入落地應用、創造價值的新時代。“最近一兩年,AI應用已從淺水區到深水區,以AI醫療為例,淺水區更多是從實驗室到臨床,但深水區后,不再只是‘讀片’,而是臨床場景的賦能,即到底能為醫生提供什么樣的幫助。”森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馬漢東說。
事實上,隨著應用場景的深化,行業發展或要面臨法律、倫理等深層次的問題。對此,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CIO陶景文表示,數據已經成為除了海、陸、空之外的第四個空間,發展人工智能要在加強數據保護的基礎上促進數據開放,但同時也要注重倫理建設,保證數據的合理使用。他呼吁政府、行業機構應該加強AI的立法、倫理的建設和行業標準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揭牌,就明確了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倫理規范和治理體系的相關任務。同年6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突出了負責任和開放協作的主題。
“騰訊把‘科技向善’納入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和應用新科技,歸根到底要為每一位用戶負責。我們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讓人工智能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目前人類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未知,仍然大于已知。而在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看來,“四可”原則將督促我們在使用AI時,不斷思考和解決隱私安全、算法歧視、數字鴻溝等新問題,努力實現透明、普惠、責任與安全。


2025-2031年中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行業重點上市企業經營狀況分析,2021-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對2025-2031年中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