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11 月15 日,東盟10 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5 國領導人達成協議,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RCEP 新增了中日、日韓兩對重要國家間的自貿關系,使區域內自由貿易程度顯著提升。協定下的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超過90%。
分析與判斷:
多數進口摩托在東盟生產 RCEP 對關稅影響有限我國進口摩托車整車普通關稅稅率高達150%。根據排量不同,進口摩托車整車最惠國關稅稅率在30%到45%之間,目前日本、美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等摩托車傳統強國均享受最惠國稅率。根據中國與東盟10 國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投資協議》,東盟國家生產的摩托車整車作為正常產品出口到中國享受零關稅。目前,主流外資品牌中:川崎Ninja400、Z400、Ninja 650、Z650、Z900 等在泰國生產,本田CB500X、CB500F、CBR500R、CB650R、CBR650R 等在泰國生產,KTM 250 DUKE、390 DUKE、RC390 等在菲律賓生產,杜卡迪Scrambler 800、Monster 797、Monster 800 等在泰國生產,Vespa Primavera 150、Sprint 150、GTS 300 等在越南生產,享受零關稅。RCEP 雖然新增中日自貿關系,但主要日系進口摩托車整車均在東盟生產,RCEP 簽署僅影響極少數在日本本土生產的高端車型。
大排摩托高景氣度延續 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受汽車、電動自行車消費替代,以及禁限摩政策沖擊,我國摩托車銷量總體萎縮,但250cc 及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維持快速增長,2020 年1~9 月國內銷量同比增速維持在60%左右,供給端提供核心驅動力。中大排量摩托車動力、操控性能優異,是出色的休閑、娛樂工具,符合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參考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大排量摩托車市場規模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我們估算2019 年國內250cc 以上(不含)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包括國產車型內銷、進口車型)約為14 萬輛,人均消費量僅為發達國家的1/10 左右,市場潛力巨大。
自主龍頭進入新品大周期 持續受益于市場擴容2020 年以來頭部自主品牌均進入新產品大周期,重磅車型不斷催化:
春風動力:首款仿賽車型250SR 3 月上市即成為爆款,預計將推出400cc、650cc 等仿賽車型;首款復古街車700CL-X終端供不應求;首款公升級重機車1250TR-G 預計2021 年上市,提升品牌高度、市場地位;與KTM 合資進入落地階段,強化品牌、發動機技術。
錢江摩托:順應國潮推出新品牌QJMOTOR,快速投放了追(街車)、逸(復古)、閃(巡航)、賽(仿賽)、驍(探險)5個車系、8 個車型。貝納利與QJMOTOR 品牌將形成高低搭配:
貝納利品牌高度進一步提升,中長期回歸歐系一線;QJMOTOR品牌順應國潮,價格下探,直面CFMOTO、無極VOGE 競爭。
投資建議:
中大排量摩托車當前發展階段類似2013~14 年的SUV 板塊,供給端頭部車企新車型、新品牌投放加速提供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爆款車型不斷刷新銷量紀錄,滲透率加速提升。
在市場容量快速擴大的過程中,二線車企有望憑借高性價比階段性瓜分市場紅利,競爭格局短期內趨于分散,但隨著市場逐步成熟,份額最終將向品牌力突出、動力總成技術領先、整車設計能力強、渠道布局完善的頭部品牌集中,核心推薦【春風動力、錢江摩托、宗申動力】,相關受益標的【隆鑫通用】。
風險提示
禁、限摩政策收緊導致國內摩托車需求下滑;外資品牌新車型大量引入導致市場競爭加劇;新冠疫情二次爆發導致摩托車出口銷量下滑。


2025-2031年中國摩托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摩托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摩托車行業投資前景,摩托車行業營銷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