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11時19分,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微納星空聯合研制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5G仍在地面“開疆擴土”,6G已經意欲登天了?本端記者第一時間去打探了一番。
“的確,5G里并不包含衛星通信,我們還沒有將5G基站建到太空,而‘更高更強’的6G將會有衛星通信,屆時衛星就將成為6G基站。”某運營商通信領域資深專家這樣對記者描繪:在十年以后,6G時代到來,衛星通信網絡將與地面通信網絡兩相融合,不分你我,構建出一張“空、天、地、海一體化”的通信網絡。
據電子科技大學官方微博,此次發射的“電子科技大學號”是全球首顆面向6G的太赫茲通信試驗衛星。它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并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
“5G網絡中,承載信息的電磁波震動頻率高至毫米波級別,每秒達30Ghz至300Ghz之間,而6G網絡將包括的太赫茲通信,電磁波震動頻率將高達每秒300Ghz以上。”該專家對記者表示。
更高的電磁波頻段代表著更快的網速。
“移動通訊是十年一代,每一代是前一代峰值速率的1000倍,面向后十年,我們將會走到6G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用一組數據展示6G的概念:4G的峰值速率是100Mbps,5G的峰值速率是20Gbps(20Gbps=20000Mbps,是4G的200倍),而6G的特點是更高的速率,峰值可以達到100Gbps至1Tbps(即1000Gbps,是5G的5至50倍)。
“6G時代,我們將把基站做的更密,把天線做的更多,把頻率利用得更好,把物理層的技術進一步改進,按照‘高可靠,低時延、廣覆蓋、大連接’去發展6G。”鄔賀銓預測,在更高速6G網絡的支持下,未來網絡業務會瞄準‘全息遠程傳送’去發展:4K、8K的超清電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全息圖像等對“網絡數據吞吐量”要求超高的上網體驗將廣泛鋪展。


2025-2031年中國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共十章,包含全球龍頭企業6G布局分析及經營狀況,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及其他重點設備廠商6G技術發展分析,2025-2031年中國6G通信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