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各種科技產品可謂是層出不窮,這不被比爾蓋茨高度點贊關注的人造肉巨頭beyond meat終于來中國建廠了,而且喜茶、肯德基、星巴克等眾多餐飲企業都已經上線了人造肉產品,只是面對著類似甚至略差于傳統肉制品的口感,以及高于傳統肉制品的價格,人造肉你會去買嗎?
一、美國人造肉巨頭來華了
根據時代周報的報道,10月6日,國慶長假漸入尾聲。這一天上午,上海徐匯區的一家盒馬鮮生門店內人頭攢動,而擺放Beyond Meat漢堡肉餅的冷柜卻少人問津。Beyond Meat(BYND.NASDAQ)總部位于美國,2019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這家頭頂“人造肉第一股”光環的企業,備受資本市場熱捧,股價屢創新高。Beyond Meat野心勃勃,在今年7月1日宣布進軍中國市場。幾天后,Beyond Meat的漢堡肉餅進入上海50家盒馬鮮生門店,開始對外售賣。Beyond Meat的熱賣期從未到來。“前來購買‘人造肉’漢堡餅的顧客,以嘗鮮居多。我們門店差不多每天也只能賣一兩個。”上述盒馬鮮生門店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9月8日,Beyond Meat宣布與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嘉興經開區”)簽署協議,將通過全資子公司別樣(嘉興)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別樣食品”)在嘉興建設兩家工廠,生產植物肉產品。10月12日,Beyond Meat再次加碼,宣布加深與肯德基中國的合作,在210家肯德基門店限時三周推出“人造肉”食品。
當然人造肉又不止肯德基一家,日前,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必勝客等餐飲頭部企業紛紛推出“人造肉”新品,連雙匯、金鑼等食品龍頭也緊密布局。麥德龍也推出別樣漢堡,盒馬貨架也上新了人造肉。各種新品的推出,表現出各大餐飲企業對植物肉的信心。
就以喜茶的未來肉芝士堡為例,根據媒體的報道,售價為25元一份的喜茶的“未來肉芝士堡”。漢堡整體味道與平常的芝士漢堡沒有太大差別。其中夾的“肉排”呈淡粉色,切開可以看到“肉汁”,咬下去能感覺到顆粒感和“肉”的纖維,吃起來也有肉的彈性。從味道上來說,黑胡椒味較濃,整體就像是一塊黑胡椒肉排。不過,與普通的牛肉漢堡中的肉排相比,其煎烤感更弱,口感介于火腿腸和肉之間。
目前在整個市場上,人造肉的定義依然為由人工制造出來的肉類,這種肉類并不是通過養殖動物來提供,而是通過人工合成而產生,目前人造肉主要有兩種類型。
第1種是素肉,素肉主要以植物蛋白為原料,一般以大豆蛋白為主,然后按照一定的配比模仿肉類,其生產出來的素肉味道跟營養跟肉類比較接近,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肉并不是真正的肉,只是一種植物蛋白合成的食品而已。
第2種是培育肉,相比素肉這種假肉來說,培育肉那可是真正的肉,因為這種肉是用動物的細胞培育出來的,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廠家以動物的肉細胞作為種子,然后通過細胞培育,讓這些細胞生長擴大,然后生產出一塊肉,這些培育肉不論是組織還是味道,或者結構跟真實的肉類相差無幾,可以說是真正的肉類。
只不過目前市場真正推廣的主要以素肉為主,培育肉還在試驗階段,所以我們當前市場上見到的人造肉還是以素肉為主,培育肉至今還沒找到正式上市的品種。
二、比真肉還貴的人造肉你會買嗎?
說實在,人造肉在中國人看來可能并不太陌生,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美食當中其實就已經有了通過制作豆制品來模仿肉類的做法,很多中國傳統的素齋餐飲店都有通過素食來制作仿制肉食的菜品,不少菜品甚至可以做到以假亂真,比如說筆者曾經在九華山吃過一次素齋,各種菜肴全部用植物和豆制品制成,但是其口感已經幾乎不差于任何肉類,除了有些纖維沒有肉類那么有嚼勁之外,幾乎已經達到了近乎于肉的水平,如果不專門細嚼慢品可能很難辨別出來。這其實就是人造肉來中國的基礎所在,那么,人造肉能夠得到中國人買單嗎?
首先,人造肉的優勢注定了其未來的市場空間。從目前來看,人造肉的優勢還是相對比較顯著的,其主要優勢有兩個:
一是能夠通過控制有效把控人造肉的營養成分,對于傳統的飼養肉類來說,肉類的品質到底如何從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并不清楚的,里面哪些營養成分多了哪些營養成分少了,其實我們只能被動接受,而人造肉的好處在于各種營養成分可以有效配比,這樣的配比能夠確保生產出來的肉類是最接近大家日常需求的產品,雖然我們總會說人造的不如天然的肉制品健康,但是人造肉只要設計的好了,那么還是很有可能擁有更健康的營養組成與配比的。
二是能夠真正避免瘟疫對于肉類供應的影響,最近關于豬肉的價格,相信很多國人的感觸還是非常深刻的,今年6月份豬肉價格出現回升,環比上漲3.6%;7月,漲勢持續且漲幅擴大,環比上漲10.3%,隨后,明顯上漲的勢頭出現回落。8月份,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2%,漲幅回落9.1個百分點;同比上漲52.6%。而豬肉價格上漲的諸多因素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去年非洲豬瘟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導致了整個中國豬肉供給量的不足,從而推動了豬肉價格的高位運營,那么如果肉類可以進行全面人造的話,那么,豬肉價格的上漲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特別是物價指數CPI的影響就會下降,我們豬肉價格大幅度波動的波動率也會下降,這無疑對于大家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知道當前的人造肉面臨的問題去也相當多,主要問題在于:
一是人造肉本身的技術尚不成熟,雖然中國人做豆制品的技術早就已經成熟多年了,但是人造肉和中國人的豆制品還是相對不一樣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造肉技術現在仍處于不斷改進實驗的階段,這就導致了人造肉生產的品質尚不穩定,還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飲食結構。
二是人造肉的口感和真肉相比還有差距,正如我們前文所說的,目前的人造肉依然和真正的天然肉類在口感上存在較大差距,基本上人造肉也就是一種比火腿腸、午餐肉略強,但是比真正的肉類差很多的產品,這也就導致了從口感上接受的人并不多。
三是人造肉的價格依然高昂,我們看到目前人造肉的價格價格區間依據產品品類有所不同,從20元至百余元的價格都有,最貴的一款漢堡達140元一份,而意粉產品的價格區間則集中在70元左右。以植物蛋白為基礎的素肉價格是略高于普通肉類的,230克28元的價格,比起真豬肉的售價格并不占優勢。人造肉的價格比真肉還高,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真的還不能吸引普通消費者。
從目前來說,困擾人造肉普及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性價比,一款口感比真肉差價格比真肉還貴的產品,想要征服市場可能真的太有難度了,畢竟消費者的消費可不是為了情懷的,情懷和黑科技可能可以帶動一定的銷量,但是必然難以持久。不過好在人造肉是工業生產的,工業生產的優勢就在于能夠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和技術改進不斷降低成本,正如同當年比金子還貴的鋁如今已經是進入尋常百姓家的產品,同樣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造肉的價格必然會大幅度下降,相信我們能夠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后就看到比肉便宜,甚至便宜很多的人造肉產品,等到那個時候需要克服的就不是價格問題,而是大家的消費心理接受程度問題了。


2025-2031年中國人造肉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人造肉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人造肉行業細分產品市場分析,中國人造肉行業細分產品市場分析,中國人造肉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