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上海二手房市場的單月成交量再次進入“3”字頭行列。綜合上海中原、鏈家和易居研究院等多家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9月份二
手房成交量為3.1萬套,同比增長46.3%。而上一次出現“3”字頭,還是在2016年的9月份。
“金九”成色十足,意味著年初疫情影響已經淡去。一些市民認為市場已經熱起來了,紛紛加入看房選房大隊,有人一天足足要看七八套房子,覺得要在漲價前盡快出手。那么,市場“熱”了嗎?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經多方采訪了解到,在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前提下,市場仍處在良性運轉狀態,較難出現過熱情況。主要原因在于二手房市場存在議價空間,以價換量現象仍然存在。
由于新房與二手房出現改善型聯動,置換群體開始增加,帶動了二手房交易。上海鏈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楊雨蕾表示,下半年以來,二手房掛牌量不斷增長,中介帶看量逐月遞增。9月份每周新增掛牌數量是1.1萬至1.2萬套。置換群體在促成交易方面更加積極,在價格上也愿意讓步。從上海鏈家的成交數據來看,9月份議價空間擴大了0.6個百分點,客源成交周期未出現顯著縮短。
另一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被積壓的購房需求,在下半年進一步釋放。“今年下半年,二手房成交量一直不錯,7月份至9月份保持在2.8萬套至3.1萬套。但是平均價格的增幅相對平緩,7月份和8月份環比持平,直到9月份才有所增長。”上海中原分析師盧文曦說。
從成交區域來看,增長主要來自外環以內。9月份板塊銷量前五名分別為周康、浦江、三林、金橋和南橋新城,其中有3個板塊位于浦東。成交最高的周康板塊成交766套,環比增長11%。作為傳統交易大戶的松江、嘉定也同樣比較活躍。
“別看房子成交量高了,還是談不上賣方市場。畢竟掛牌的多,買家不愁挑。”上海鏈家古美板塊一名中介介紹,好賣的房子一般周邊軌交便利、配套成熟、房齡在20年以內、小區環境良好。記者走訪發現,一些老舊小區的成交價格則出現一定降幅,成交量也相對低迷。比如,近40年房齡的郵電新村、泉東小區,以及鳳城三村、遼源四村成交均價都出現環比下降趨勢。


2024-2030年中國二手房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4-2030年中國二手房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二手房市場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2024-2030年中國二手房市場發展趨勢及對策分析,2024-2030年中國二手房行業投資戰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