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行業具備市場規模大、技術壁壘高、品牌屬性強的特點,2023 年全球規模超萬億元,硫化技術及產品配方構成進入壁壘,消費品屬性帶來品牌溢價。中國輪胎企業在人工成本端、智能制造端優勢顯著,短期憑借人口紅利已實現規模快速擴張、中期正憑借智能制造優勢加速全球化進程,長期有望憑借技術實力獲得品牌溢價,兌現成長屬性、劍指全球消費巨頭。本篇為《輪胎行業系列深度報告之制造篇》,中國輪胎企業憑借自動化實力、加速全球化拓展。
乘海外通脹東風,中國輪胎出海加速。2023 年全球輪胎行業總產值超1,800億美元、產量近20 億條,近20 年來未有技術變革,已形成“三巨頭+八集團”競爭格局。中國輪胎近年來產品性能持續提升,多項測試參數不輸甚至趕超外資頭部品牌,憑借性價比優勢實現全球份額由2000 年的3.1%提升至2023 年的15.3%。當前受益于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下海外產能退出,及歐美通脹下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產品需求提升,中國輪胎出海加速。
“雙反”構成需求最大波動性,全球化可有效應對。2023 年全球輪胎替換市場占比70%以上,為主要需求來源,替換市場銷量來自汽車保有量,需求韌性較強。分區域來看,2023 年歐美市場輪胎銷量占比達51.4%,其中替換市場占比超80%,為中國輪胎主要面對的市場,需求的波動則主要來自“雙反”,鑒于歐美發起“雙反”的主要考量或在于“輪胎進口量占比較高的國家或地區”,我們認為,中國胎企全球化建廠將比較有效地應對“雙反”及需求下降帶來的波動。
把握行業后發優勢,智能制造外溢全球。輪胎行業先發者優勢體現在規模效應對固定成本的攤薄,及品牌和研發的外部性,但全球化導致的運輸費用及管理費用的增長,會限制先發者規模的無限擴張。輪胎行業后發者的后發優勢顯著:
1)后發者多位于發展中國家,人工成本較低;2)受益于設備更新迭代,后發者制造端自動化程度更高;3)基于更高的智能制造能力,后發者往往單廠規模更大、規模效應更強;4)得益于更低人工成本及更少人工數量,后發者期間費用率更低。我們認為自主頭部胎企有望充分發揮智能制造優勢,實現高于外資胎企的利潤率、人均創收的全球持續領先,以及海外建廠數量、建廠周期的加速。
從制造到品牌,自主品牌崛起。立足國內,自主品牌胎企憑借產品性能及性價比已實現總銷量占比過半、配套市場滲透率近半,隨自主品牌胎企出海加速及全球化建廠,有望實現需求量及品牌力共振;復盤歷史,渠道布局可有效提升產品觸達范圍、帶來需求量及品牌認知度提升,收并購亦可實現全球產能、渠道、品牌拓展,自主品牌胎企中短期目標為智能能力的全球化復制,長期目標為品牌力提升,我們看好頭部胎企全球建廠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整車廠、渠道布局、收并購等方式最終實現自主品牌崛起。
投資建議:中國頭部胎企基于優秀的產品性能,充分發揮智能制造優勢,實現高智能工廠的全球化復制,有效降低關稅帶來的波動性,實現全球產能及銷量的持續提升,并有望最終兌現品牌力。我們看好頭部胎企海外擴張進入第二階段、海外產能布局占比更高、自動化工廠建設能力更強的輪胎企業。推薦【賽輪輪胎】、【森麒麟】、【玲瓏輪胎】、【通用股份】,謹慎推薦【三角輪胎】、【貴州輪胎】、【浦林成山】。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全球輪胎需求不及預期、匯率波動、新產能落地不及預期、國際貿易摩擦加劇、運費價格波動,新項目投產不及預期等。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崔琰/劉海榮/白如


2022-2028年中國輪胎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2-2028年中國輪胎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九章,包含2021年中國輪胎細分行業運營分析,2021年中國輪胎市場競爭格局分析,2022-2028年中國輪胎業投資分析及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