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年營收與利潤收縮,24Q1 同比減虧。2023 年全年18 家上市豬企合計實現營收5138 億元,yoy-1.18%,實現歸母凈利潤-164 億,yoy-405.89%;2024Q1 樣本豬企合計實現營收1023 億元,yoy-14.69%,實現歸母凈利潤-62 億,yoy+22.75%,同比虧損幅度收窄原因是資產減值沖回、成本下降。
豬價持續低位,上市企業市占率持續提升。量價拆分來看,2023 全年全國生豬均價15.23 元/公斤,同比-18.13%,其中18 家樣本豬企合計出欄量15798 萬頭,yoy+19.68%,營收和利潤主要受豬價拖累;2024Q1 年全國生豬均價14.50 元/公斤,yoy-5.37%,其中18 家樣本豬企合計出欄量3870 萬頭,yoy+8.31%,營收和利潤均受到豬價拖累。從市占率角度來看,18 家樣本豬企2023 年累計出欄量占比21.74%,環比22 年末提升2.88pct,整體份額延續提升趨勢。
資產負債率繼續新高,產能恢復受限甚至不排除繼續收縮的可能。剔除*ST 正邦影響后,樣本企業資產負債率繼續攀升,創出新高,2023 年末和24 年一季度末樣本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53%/66.49%,24 年一季度末相較于23 年三季度末的63.80%增加2.69pct。從短期借款情況來看,剔除*ST 正邦,樣本企業2023 年和24 年一季度末短期借款規模分別為957.81/1016.89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47%/18.12%,24 年一季度末相較于23 年末增長幅度為6.17%。我們認為,當前行業整體現金流情況已經處于歷史非常緊張的狀態,在養殖盈利改善有限的情況下,產能恢復速度會受到較大限制,甚至不排除繼續去化的可能。
生產性生物資產連續五個季度環比下滑,24 年Q1 企穩。目前上市公司層面仍持謹慎態度,且尚不具備大幅擴產能力。23 年末和24 年一季度末樣本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規模分別為245.96/248.95 億元,同比分別減少12.53%/8.17%。生產性生物資產規模在經歷連續五個季度下滑后,于24 年一季度略微企穩,但從上市公司披露的能繁母豬存欄量來看,23 年四季度至24 年一季度,僅有個別企業能繁母豬存欄處于增長態勢,絕大多數企業能繁存欄略微收縮,整體來看,23 年開始上市豬企母豬存欄的增長速度大幅放緩,目前仍持謹慎態度,且尚不具備大幅擴產能力。
投資建議:豬價上漲或將拉開序幕,把握右側重點布局窗口。前期壓欄和二次育肥導致的活體庫存目前正逐步釋放,近期生豬出欄均重已經開始下滑,我們認為,隨著階段性供應壓力的陸續出清,去年的產能去化或開始兌現效果,后續供給逐月下滑,需求季節性逐月上升,24 年H2 豬價或將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同時,由于行業資金壓力難有緩解,疊加南方雨季可能導致的疫情干擾,產能或維持底部震蕩甚至不排除繼續去化,景氣周期持續的時間或超出市場預期。當前板塊估值仍然處于歷史底部,建議重點把握豬價上漲前的右側布局窗口。從長期成本最優、高質量發展的維度考慮,重點關注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從成本改善明顯、資金儲備充足的角度,部分企業的擴張可能會踏對這輪周期的節奏,重點關注神農集團、巨星農牧、華統股份、東瑞股份、新五豐、新希望、唐人神、天康生物等。
風險提示:生豬價格波動,突發大規模不可控疫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宏觀經濟系統性風險,極端氣候災害導致農作物大規模減產推升糧價。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雷軼/肖琳/陳鵬/顧超


2025-2031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生豬養殖行業領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生豬養殖行業風險分析及前景展望,中國生豬養殖行業投資機會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