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休閑零食品牌良品鋪子宣布大幅降價,引發廣泛關注。降價原因有哪些?行業內其他品牌是否會跟進?消費者反應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品牌紛紛回歸性價比
近日,良品鋪子新任董事長楊銀芬發布內部全員公開信表示,將實施17年以來最大規模降價,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為45%。
降價正成為休閑零食行業主旋律。在良品鋪子宣布降價后不久,三只松鼠創始人稱,三只松鼠早在一年前就實施了“高端性價比”戰略,通過優化供應鏈全鏈路實現利潤溢出,同時將利潤讓渡給消費者,實現高質兼具性價比。
來伊份負責人表示,來伊份團隊一直以消費者視角,從全球精選品質原料,始終實現產業鏈各環節成本最優、同品質價格最便宜,讓消費者得到實惠。據悉,來伊份推出了“周周有爆款”的促銷活動,每周更新一款爆款產品,稱可以讓消費者節省30%—60%。
百草味方面也表示,臨近年終大促及年貨節,百草味將大力讓利消費者,尤其是在堅果和堅果禮盒品類上,讓消費者得到降本增效后的最終實惠。
1月7日,走訪了北京部分商超。在卜蜂蓮花北京朝陽路店內,發現上述部分品牌在進行促銷活動,如一款1300克規格裝的堅果團圓零食禮盒,原價129元,促銷價則為89.9元。同日,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一些品牌的產品價格與宣布降價后的價格基本一致。在社交媒體上搜索也發現,有不少網友發布筆記稱休閑食品降價了,內容涉及“外賣渠道在搞活動”“以為又是發券活動,去了店里發現是真的降價了”等。
競爭導致降價沖銷量
隨著人們休閑消費的增多和電商、零食業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一些網紅品牌,出現了一些零食巨頭企業。根據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22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從4100億元增長至11654億元。
這些巨頭企業大多實行“高端化升級”路線,產品價格順勢水漲船高,一度被稱為消費“貴族”。如2013年8月,良品鋪子所售鴨舌一度每500克高達264.4元,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數據顯示,消費者對網紅休閑食品存在極大疑問,首先是產品質量有待考量(49.2%),其次是產品價格偏高(49.0%)以及定價不清晰(39.4%)。
過高的價格引來了更多的市場經營者,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比較,零食業成為“紅海市場”。量販零食品牌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等零食集合店快速發展。2013年11月,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宣布戰略合作。
知名品牌營銷人士孫巍認為,消費趨勢的變化迎來了“平替經濟”,品牌掀起價格大戰以搶占市場銷量。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降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資本的加持下,量販以低價策略沖擊各級市場。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認為,近兩年量販零食模式興起,量販零食店省去經銷商環節,從工廠直接采購,產品品類多、價格便宜。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目前休閑食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在爭奪市場份額,為吸引更多消費者,一些品牌采取降價策略來提高銷售額。
打造差異化是關鍵
事實上,休閑食品行業的一些頭部品牌探索高端化市場多年,但成績并不樂觀。2013年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良品鋪子營收59.99億元,同比減少14.33%;三只松鼠營收45.82億元,同比減少14.07%;來伊份營收30.02億元,同比減少7.61%。
快消行業專家高劍鋒表示,在高端化無法突破毛利上限的情況下,取得增量市場至關重要,未來或將有更多品牌加入價格戰。
沈萌認為,在消費結構性調整時期,企業只能主動向消費需求靠攏,高價產品降價形成的暫時性競爭優勢,未來低價產品和競品預計會用降價來回應。
價格端要考究,產品端也要保證品質。目前,零食行業存在生產門檻低、產業集中度不高、同質化嚴重等問題。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不少零食品牌依靠代工、貼牌模式,產品質量不穩定,品牌競爭力不強。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良品鋪子、三只松鼠、來伊份等休閑食品行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體呈現波動變化。2022年,這些上市企業的凈利潤平均值出現下滑,表明休閑食品行業的利潤規模正在萎縮。
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趨勢下,零食品牌需要通過改變策略避免繼續虧損。沈萌表示,零食企業想要生存與突破,要在擺脫產品同質化、打造品牌差異化上發力。
朱丹蓬表示,品牌化的低價零食市場依然會繼續擴張。零食品牌要注意全方位、多維度滿足消費者需求。如何達成低價高質是休閑零食企業必須共同解決的問題,這對于零食企業的品質控制能力、供應鏈、渠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轉自中國經濟網


2025-2031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休閑零食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休閑零食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