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4 年1 月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出臺主要目的為:規范碳排放權交易,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推動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向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事件評論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正式通過,上版草案修改稿涵蓋多方面要點。2019年4 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2021 年3 月30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起草《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草案修改稿”),公開征集意見;2024 年1 月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此次審議通過的條例正式內容尚未公布,此前發布的草案修改稿重點內容如下:
(1)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向重點排放單位有償分配碳排放權產生的收入,納入國家碳排放交易基金管理,用于支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和溫室氣體削減重點項目。
(2)配額總量與分配方法確定:國務院提出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后,由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向區域內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規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額。碳排放配額分配包括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兩種方式,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根據國家要求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擴大有償分配比例。
(3)配額交易:重點排放單位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后,配額仍有剩余的,可以結轉使用;不能足額清繳的,可以通過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購買配額等方式完成清繳。重點排放單位可以出售其依法取得的碳排放配額。
(4)自愿減排核證:企業實施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的替代、吸附或者減少的,可購買經過核證并登記的溫室氣體削減排放量,用于抵銷其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配額清繳。
碳配額第二次清繳進行時。2023 年底為第二次履約清繳截止日,2023 年下半年以來碳配額價格呈現提升趨勢,最高日成交均價達到81.7 元/噸。截至2023 年12 月29 日,我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量為4.42 億噸,累計交易金額達248.97 億元,當日碳價收盤價為79.4元/噸。
降碳政策對部分行業現金流改善及空間加速釋放存利好預期。降碳政策對環保行業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個維度。1)現金流改善,垃圾焚燒和秸稈發電等行業受益,包括偉明環保、三峰環境、瀚藍環境等;2)加速具備降碳屬性行業的市場空間釋放,如電動環衛裝備、再生資源等,包括卓越新能、宇通重工等;3)碳排放相關檢測認證需求上升,受益如華測檢測、譜尼測試等。
風險提示
1、政策推進進度低于預期;
2、項目推進低于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徐科/任楠/賈少波/李博文


2025-2031年中國廣東省環保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廣東省環保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廣東省環保產業政策法規分析,廣東省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廣東省環保產業前景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