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變器是光伏發電和儲能系統的核心部件,2023 年對應市場空間超千億。功能上:逆變器是實現直交流相互轉化的裝置,在光伏發電系統中還具有最大限度發揮太陽電池性能和系統故障保護的功能;在電化學儲能系統中實現電池系統與電網雙向轉換。類型上:儲能變流器和光伏逆變器在技術上是同源的。光伏逆變器產品有集中式、集散式、組串式和微型逆變器,2020 年組串式逆變器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為66.5%,是光伏逆變器的主流產品。空間上:根據我們測算2023 年全球市場空間超千億,2021-2025 年CAGR 為18%,其中儲能變流器貢獻最大增量。產業鏈上:逆變器核心功能元件IGBT 較為依賴海外供應,當前國產替代進程正在進行。
三十年激蕩,降低成本與開拓空間是逆變器發展的兩大主線。逆變器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初創期1991~2011:先發優勢,SMA 一枝獨秀。1991 年德國SMA 依托優秀的電力電子技術研發生產出第一臺逆變器,21 世紀初期歐洲光伏市場的蓬勃發展催化SMA快速發展,在2007 年-2011 年逆變器全球市占率(出貨量口徑,下同)常年保持30%以上。(2)成本領先期2011-2014:材料降本、人工降本。隨著市場擴容+技術擴散,中國企業憑借更低的人力成本和物料價格,獲得了顯著成本優勢,以2010 年數據為例,陽光電源的單位成本僅為SMA 成本的56%。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占率從2012 年6%急速上升至2014 年31%,集中式逆變器的均價從2011 年0.8 元/W 下降至2014 年0.25 元/W。(3)技術引領降本期2014-至今:技術是第一推動力。技術降本有兩個實現路徑,圍繞提升電站整體收益率的角度,組串式逆變器開始崛起;從降低逆變器單瓦成本的角度,組串式逆變器開始向提高功率方向演進。(4)開拓新領域期2017-至今(與技術引領降本期并行):MLPE 廠商大放異彩。美國NEC 新規要求組件級關斷促使MLPE 廠商Enphase 和SolarEdge 迅速發展,微型逆變器產品崛起。
技術升級+品類拓展,國產逆變器乘風破浪。在組串式逆變器領域,華為2021年發布±1500V 雙極智能組串產品,華為與陽光電源通過布局碳化硅二代推動材料創新降本增效,使得頭部企業再鑄壁壘,地面電站和中大型工商業領域呈現出華為和陽光電源強者恒強特質。在微型逆變器領域,當前的微逆行業現狀與2010年前后的集中式逆變器的發展情況類似,空間上都處于規模化的開始,產品上中國廠商的產品性能與海外龍頭企業已經不相上下,格局上都有海外廠商占據絕對領先位置,成本控制上國內企業大幅低于海外企業。我們僅考慮微逆行業中當前的參與者,禾邁股份很有可能走出一條當年陽光電源走出的道路,超過海外企業,成為全球龍頭。在儲能變流器領域,從產品力上,國內企業與海外企業不相上下;從渠道上看,眾多國內企業均有比較好的基礎。德業股份、陽光電源、盛弘股份、固德威等儲能業務中重點布局的企業,未來幾年的儲能業務營收與利潤將大幅增長。
投資建議:組串式領域,龍頭強者恒強、海外渠道逐步完善:推薦逆變器龍頭企業陽光電源;推薦戶用逆變器企業固德威、德業股份、錦浪科技。微逆領域,國產企業有望復刻集中式崛起之路:推薦國內微型逆變器企業禾邁股份。儲能為逆變器企業拓展了更大空間:推薦陽光電源、固德威、德業股份、盛弘股份。
風險分析:海外市場經營風險;IGBT 短缺風險;光伏裝機不及預期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逆變器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逆變器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逆變器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2025-2031年逆變器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