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以來,申萬國防軍工指數回調,整體下跌11.36%。受俄烏沖突、局部地區疫情形勢緊張等影響,大盤出現震蕩下跌的趨勢,國防軍工行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國防軍工行業作為國家安全和穩定發展的基礎因素,擁有較強的成長確定性。從內部角度來看,國防軍工作為擁有特殊經濟屬性的行業,相較于其他領域,軍工行業經費投入確定性高,受宏觀因素影響較小,軍工集團也正以“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的方式發展,如構建區域性產業鏈框架,形成體系化供應鏈,使得不確定因素進一步減少,整體效率提升。從外部因素來看,國際形勢復雜且周邊存在擾動因素,強國必強軍,軍工行業的發展存在剛性需求。
俄烏沖突已經為世界格局帶來了深遠而難以準確預測的變化,軍強方能國安,因此世界多國已經采取行動以增強自身安全性,主要歸納為國防預算增長和武器裝備采購兩方面。多國已經宣布以提升數額或GDP 占比的方式增加國防預算,同時部分國家發布武器裝備采購計劃。
以德國為例,德國將軍費所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提升至2%(原先長期保持在1.5%以下),并額外從財政預算中撥款1000 億歐元用于軍事預算,同時德國政府決定購買35 架F-35 隱形戰斗機和15 架“歐洲戰斗機”,以替換其老舊的“狂風”戰機。基于歐洲整體軍事建設、研制過程復雜且緩慢的情況下,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貿出口國,預計歐洲國家會向美國采購武器裝備,主要體現于美國軍工上市企業的股價在俄烏沖突之后均創下新高。
目前我國在軍工行業仍以穩中求進的策略進行發展,雖已經擁有軍貿出口產品,但我國軍工行業主要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我們預計隨著我國軍工行業“小核心、大協作”的產業架構日益成熟,產能逐漸提升,以及供應鏈體系逐步完善,滿足國內軍品需求的同時可實現更多的軍品出口貿易。
航空工業集團下屬各單位均完成一季度任務,航空工業集團為我國軍用航空裝備唯一制造商,其內部良好的發展有利于構造整個航空裝備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隨著航空工業下屬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2 年日常關聯交易額度,各家上市公司的關聯銷售、采購額度均較2021 年實際發生額有所增長,體現了航空裝備板塊整體業績增速將不會衰退,并有望實現增長。
風險提示
軍貿訂單交付不及預期;國防形勢變化風險;新型號研制不及預期;訂單量不及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