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沙市簡介
長沙市,湖南省省會,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西連婁底、益陽,南接株洲、湘潭,北靠岳陽。長沙是綜合交通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渝廈高鐵在此交匯。
長沙位于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長瀏盆地西緣。總面積11819平方公里;轄6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2020年長沙市生產總值為1006.9億元,年末常居總人口數達12142.5萬人。長沙同時也是著名的“娛樂之都”、“工程機械之都”及“網紅城市”。
2011-2020年長沙市生產總值及人口數量
資料來源:湖南省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一、演藝產業-“娛樂之都”
長沙歷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被稱為中國的“娛樂之都”。長沙演藝產業是湖南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湖南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力量。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歌廳文化的興起,到21世紀初演藝型酒吧的火爆,以及近幾年長沙市音樂廳、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高雅藝術場所的相繼開放,折射出改革開放以來湖南演藝產業不斷進步、多元發展的過程,演藝娛樂成為廣大市民心中不可磨滅的文化符號,“演藝湘軍”的品牌日益響亮。
作為擁有“廣電湘軍”、“出版湘軍”、“演藝湘軍”等眾多文化資源的文化名城,文化產業一直是長沙的支柱性產業。2020年長沙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為1588.9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大中型企業營收占比49.1%。
2019-2020年長沙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
資料來源:長沙市政府、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長沙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占比前三細分領域為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新聞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規模位居前三,營業收入依次641.4億元、231.3億元和202.4億元,合計總營業收入的67.7%。
2020年長沙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布(億元)
資料來源:長沙市政府、智研咨詢整理
以湖南廣播電視臺為首的“廣電湘軍”不僅是長沙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國廣播電視領域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長沙市廣播電視集成播控產業營業收入為98.1億元,占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的6.2%。
2020年長沙市廣播電視集成播控產業營業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長沙市政府、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湖南省電臺及市電視臺覆蓋率分別為99.37%、99.74%;2019年長沙市電臺及市電視臺覆蓋率已達到100%。
2010-2020年長沙市電臺及市電視臺覆蓋率
資料來源:長沙市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二、工程機械產業-“工程機械之都”
工程機械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沙作為“工程機械之都”,擁有多家世界級行業領先企業,工程機械產業在工業經濟發展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長沙已成為僅次于美國伊利諾伊州、日本東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產業集聚地,工程機械總產值約占中國的27.5%、全球的7.2%,產品覆蓋18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長沙工程機械集群共擁有12大類、100多個小類、近500個型號規格的主機產品,涵蓋全國工程機械品種的70%。其中,三一集團混凝土機械、中聯重科起重機械、鐵建重工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山河智能靜力壓樁機市場占有率均居世界第一;集群混凝土泵車、挖掘機產銷全國第一。
2020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逆勢上揚,總產值突破2500億元,規模連續10年居全國第一。2021年初,長沙市工信局發布《長沙市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重點打造“1+2+N”產業集群體系。以工程機械為龍頭,先進儲能、自主可控計算機兩產業為重點全面帶動若干產業個產業集群。
2019-2020年長沙市工程機械產值
資料來源:長沙市政府、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長沙經開區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2530億元,其中工程機械產業產值創歷史新高,達1615億元,比上年增長22.8%。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8月,1997年4月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長沙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星沙高科技工業園區,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被國家工信部批準為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017-2020年長沙經開區工程機械產業產值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產銷率仍然達到95.1%,較2019年提升0.4個百分點。從長沙市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產量來看,2020年起重機產量為141.5萬臺,挖掘、鏟土運輸機械產量為11.4萬臺,混凝土機械產量為6.6萬臺,壓實機械產量為5763臺
2016-2020年長沙市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產量
資料來源:長沙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大型頭部企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積極構建上下游創新合作體系,產業鏈條上聚集了一大批設計、研發、制造、檢測以及后市場服務等中小型配套與服務企業,形成了協同開放融合的產業集群。2020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鏈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9家,較2019年增加158家,涉及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多個行業。重點企業集聚程度較高,主要分布在長沙經開區和長沙高新區,2020年這兩個園區共有工程機械產業相關企業63家。2020年,349家工程機械產業鏈企業中,212家企業產值較上年有所增長,增長面達60.7%。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年產值超過50億元的5家企業全部實現正增長。
2020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鏈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家)
資料來源:長沙市政府、智研咨詢整理
《2021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顯示:中國共有11家企業上榜,其中長沙有4家企業,分別為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銷售額分別為152.16億美元、99.73億美元、11.66億美元、11.43億美元,分別位居全球第4位、第5位、第30位、第32位。
《2021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上榜的中國企業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雜志、智研咨詢整理
三、旅游產業-“網紅城市”
長沙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游城市,素有“楚漢重鎮”、“偉人故里”、“屈賈之鄉”、“快樂之都”等美譽。全市共有地文景觀、人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古建筑和休閑購物等旅游資源8個大類(占國家8個大類的100%)、29個亞類(占國家31個亞類的94%)、91個基本類型(占國家基本類型的59%)。
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沙旅游伴隨著經濟發展從無到有,旅游產業從小到大,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旅游業萌芽期(1949-1978)、旅游業起步期(1979-1985)、快速發展期(1985-1995)、跨越式發展期(1995-至今)。
近年來,長沙旅游業發展快速,在多個假期中,入選全國十大最受歡迎出游目的地城市,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城市”,2020-2021年受疫情影響,長沙市旅游接待人數有所下降,2021年前三季度接待總人數為12691.2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12690.7萬人次,海外游客0.5萬人次。
2012-2021年長沙市旅游接待人數
資料來源:長沙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長沙市旅游總收入為1661.3億元,占全市GDP的13.7%;2021年前三季度長沙市旅游總收入為1383.5億元,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383.4億元。
2012-2021年長沙市旅游總收入
資料來源:長沙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2021年9月,長沙市共有61個A 級旅游景區,有2個5A級旅游景區,分別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花明樓景區;共有24個4 A級旅游景區,34個3 A級旅游景區,1個2 A級旅游景區。
長沙市A級旅游景區名單
資料來源: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智研咨詢整理
長沙市A級旅游景區名單
資料來源: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工程機械液壓系統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工程機械液壓系統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工程機械液壓系統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工程機械液壓系統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工程機械液壓系統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