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物流(英文名稱:logistics)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消費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物流以倉儲為中心,促進生產與市場保持同步。物流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關于物流的作用,概要的說,包括服務商流、保障生產和方便生活三個方面。
物流的作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物流行業的上游行業范圍主要為各類物流設施、設備、燃油等行業。其中,運輸設備、倉儲費用,燃油等采購成本較高。物流行業的下游行業范圍較為廣泛,包括商貿產業、制造業、電子商務行業等。
物流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發展現狀
1、社會物流總額
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它連接經濟的各個部門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00.1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10萬億元,同比增長0.70%,2021年上半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已完成150.9萬億元,過去幾年,內需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對整個經濟供求平衡大有裨益,中國的內需潛力廣闊,雖然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速減緩,但由子經濟仍保持穩定增長也拉動著物流的剛性需求。
2014-2021年上半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物流產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從細分領域來看,2020年中國工業品物流總額為269.9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3萬億元;農產品物流總額為4.6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4萬億元;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為9.8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4萬億元;進口貨物物流總額為14.2萬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0.1萬億元;再生資源物流總額為1.6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2萬億元。
2018-2020年中國各類物流總額統計(萬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工業品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的89.94%,占比非常大;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的4.73%;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的3.27%;農產品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的1.53%;再生資源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的0.53%。
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2、社會物流總費
伴隨社會物流總額的增加,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也保持增長趨勢,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14.9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30萬億元,同比增長2.05%,我國物流行業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費用規模也不斷擴大。
2018-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除管理費用外,運輸費用、保管費用均程增長趨勢,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運輸費用為7.8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1萬億元;保管費用為5.1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1萬億元;管理費用為1.9萬億元,與2019年持平。
2018-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各類費用統計(萬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運輸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52.70%,占比最大;保管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34.46%;管理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12.84%。
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3、物流業總收入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物流業貫穿第一二三產業,銜接生產與消費,涉及領域廣、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非常強,2020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達10.5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20萬億元,同比增長1.94%,2021年上半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已完成5.7萬億元,預計未來將保持增長。
2014-2021年上半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物流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物流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程度,可通過物流產業所創造的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來衡量。總體來看中國物流業總收入占GDP的比例較為平穩,近年來中國物流業總收入長期占據GDP10%-11%的比例,2020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占GDP的10.33%,較2019年減少了0.11%,2021年上半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占GDP的10.71%。
2014-2021年上半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占GDP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市場競爭格局
隨著中國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涌現了一批如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嘉里物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安能聚創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最有代表性的優秀企業。
中國物流行業重點企業介紹
品牌 | 企業 | 簡介 |
中遠海運Cosco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或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 |
中國外運SINOTRANS |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外運”)是招商局集團物流業務統一運營平臺和統一品牌。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2019年1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是“A+H”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598.HK,601598.SH)兩地上市。 |
順豐SF |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993年,順豐誕生于廣東順德。自成立以來,順豐始終專注于服務質量的提升,持續加強基礎建設,積極研發和引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術與設備以提升作業自動化水平,在國內外建立了龐大的信息采集,市場開發,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速運業務機構及服務網絡。 |
中鐵快運CRE |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 |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ChinaRailwayExpressCo.,Ltd.簡稱中鐵快運,CRE)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直屬控股企業,全國鐵路高鐵快運、行包快運業務統一對外經營以及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的經營主體,全國鐵路物流總包業務企業,全國鐵路零散、批量零散貨物接取送達的主要力量。 |
中郵物流CNPL |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于2010年6月發起設立的股份制公司,是中國經營歷史悠久、規模大、網絡覆蓋范圍廣、業務品種豐富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 |
中國儲運CMST | 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中央企業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職工數量6172名,總資產近200億元,是5A級物流企業。 |
德邦 |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德邦快遞自1996年成立,現已成長為一家以大件快遞為主力,聯動快遞、物流、跨境、倉儲與供應鏈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并于201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
京東物流 | 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 | 京東集團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東物流集團。京東物流是中國專業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以“技術驅動,帶領全球流通和可持續發展”為使命,專注于成為全球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
嘉里物流 | 嘉里物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簡稱「公司」)及其子公司(「嘉里物流聯網」或「集團」)是以亞洲為基地的多元化集團。我們的核心業務包括綜合物流、國際貨代、快遞、供應鏈解決方案、海港管理和營運以及貨運保險。 |
安能Ane | 上海安能聚創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安能聚創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安能)2010年6月1日在上海成立,是國家AA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擁有近140多個分撥中心、4000多條卡車營運線路及26000多家網點門店,服務范圍覆蓋全國98%GDP區域(含港澳臺),鄉鎮覆蓋率達96%以上。 |
中國物流行業上市企業主要有中國外運、順豐控股、中儲股份、蔚藍鋰芯、廈門象嶼、華貿物流、怡亞通、中儲股份、恒通股份、淮河能源、中遠海控等。2020年中國外運總資產為658.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39.1億元;順豐控股總資產為111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86.6億元;中儲股份總資產為211.4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7.9億元;蔚藍鋰芯總資產為71.64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54億元;廈門象嶼總資產為873.6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16.3億元;華貿物流總資產為75.0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0.95億元;怡亞通總資產為423.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4.3億元;中儲股份總資產為211.4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7.9億元;恒通股份總資產為17.71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62億元;淮河能源總資產為176.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5.2億元;中遠海控總資產為2719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97億元。
2014-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總資產統計(億元)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外運營業總收入為845.4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68.8億元;順豐控股營業總收入為1540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418億元;中儲股份營業總收入為488.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84.6億元;蔚藍鋰芯營業總收入為42.5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7.31億元;廈門象嶼營業總收入為360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878億元;華貿物流營業總收入為140.9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38.4億元;怡亞通營業總收入為682.6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37.7億元;中儲股份營業總收入為488.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84.6億元;恒通股份營業總收入為55.97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14.39億元;淮河能源營業總收入為129.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4.3億元;中遠海控營業總收入為171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02億元。
2014-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營業總收入統計(億元)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外運歸屬凈利潤為27.54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0.5億元;順豐控股歸屬凈利潤為73.26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5.29億元;中儲股份歸屬凈利潤為5.668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87億元;蔚藍鋰芯歸屬凈利潤為2.78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60億元;廈門象嶼歸屬凈利潤為1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94億元;華貿物流歸屬凈利潤為5.30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79億元;怡亞通歸屬凈利潤為1.23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33億元;中儲股份歸屬凈利潤為5.66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87億元;恒通股份歸屬凈利潤為1.2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20億元;淮河能源歸屬凈利潤為4.75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4.04億元;中遠海控歸屬凈利潤為99.27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31.63億元。
2014-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歸屬凈利潤統計(億元)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蔚藍鋰芯物流業務收入為19.28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11億元;華貿物流物流業務收入為140.58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48.31億元;淮河能源物流業務收入為70.92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7.93億元;中國外運物流業務收入為845.37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74.49億元;中遠海控物流業務收入為1660.09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12.03億元。
2018-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物流業務收入統計(億元)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遠海控物流業務收入占物流業總收入的1.58%;中國外運物流業務收入占物流業總收入的0.81%;華貿物流物流業務收入占物流業總收入的0.13%;淮河能源物流業務收入占物流業總收入的0.07%;蔚藍鋰芯物流業務收入占物流業總收入的0.02%。2020年中遠海控、中國外運、華貿物流、淮河能源和蔚藍鋰芯五家上市企業物流業務收入總和僅占物流業總收入的2.61%,企業市場占有率非常低,市場格局較為分散,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2020年物流行業企業市場占有率(按業務收入)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發展前景
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受新冠疫情沖擊,2020年世界經濟出現深度衰退,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增長,2020年中國GDP達101.6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95萬億元,同比增長2.99%,2021年上半年中國GDP已完成53.2萬億元,未來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對物流的需求也將不斷擴大。
2014-2021年上半年中國GDP統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擴大,穩居全球網絡零售市場首位,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37.2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39萬億元,同比增長6.87%,2021年一季度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完成9.61萬億元,隨著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高速發展,推動物流業也快速發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預計未來中國物流業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2014-2021年一季度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統計
資料來源: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醫療器械物流配送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療器械物流配送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醫療器械物流配送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醫療器械物流配送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醫療器械物流配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