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鏈
光伏產業是半導體技術與新能源需求相結合而衍生的產業。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已將光伏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并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
光伏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光伏行業發展現狀
1、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光伏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光伏發電在很多國家已成為清潔、低碳、同時具有價格優勢的能源形式。不僅在歐美日等發達地區,中東、南美等地區國家也快速興起。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創歷史新高,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可達130GW,在多國“碳中和”目標、清潔能源轉型及綠色復蘇的推動下,全球光伏市場將快速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裝機約210-260GW。
“十四五”期間每年全球光伏并網裝機容量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2、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
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清潔、高效、安全等優點,被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并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光伏發電不僅僅用于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和特殊用電,更轉向并網發電和建筑結合供電的方向發展,很多發達國家都已制定了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和技術。
2020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48.2GW,創歷史第二高,同比增加60.1%;累計光伏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53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量為2605億千瓦時,約占中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5%。預計2021年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55GW,累計裝機有望達到約308GW。
2019-2021年中國光伏并網裝機容量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三、光伏各組件產量及功率
最近幾年,我國光伏電池制造產業規模擴展迅速,多晶硅冶煉技術逐步成熟,形成了完整的制造體系,包括硅材料、硅片、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和控制設備等。
1、光伏各組件產量
2020年,中國多晶硅產量達39.2萬噸,同比增長14.6%。2021年上半年中國多晶硅產量達到23.8萬噸,預計2021年隨著多晶硅企業技改及新建產能的釋放,產量預計將達到45萬噸。
2015-2021年中國多晶硅產量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硅片產量約為161.3GW,同比增長19.7%;隨著中國頭部企業加速擴張,預計2021年中國硅片產量將達到181GW。
2015-2021年中國硅片產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晶硅電池片產量約為134.8GW,同比增長22.2%;預計2021年中國電池片產量將超過152GW,同比增長12.76%。
2019-2021年中國晶硅電池片產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組件產量達到124.6GW,同比增長26.4%,以晶硅組件為主;預計2021年中國組件產量將超過145GW,同比增長16.37%。
2019-2021年中國組件產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2、不同類型組件功率
2020年中國PERC中國P型中國多晶黑硅組件、PERC中國P型中國單晶黑硅組件、PERC中國P型中國單晶黑硅組件(182mm)、PERC中國P型中國單晶黑硅組件(210mm)、TOPC中國on單晶組件的功率分別為415 W、450 W、540 W、540 W、455 W;預計2021年中國PERC中國P型中國多晶黑硅組件、PERC中國P型中國單晶黑硅組件、PERC中國P型中國單晶黑硅組件(182mm)、PERC中國P型中國單晶黑硅組件(210mm)、TOPC中國on單晶組件的功率分別為420 W、455 W、545 W、545 W、465 W。
2020-2030年中國不同類型組件功率(單位:W)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四、中國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及運維成本
1、地面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CAPEX)
2020年,中國地面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成本為3.99元/W左右,較2019年下降0.56元/W,同比下降12.3%;隨著產業鏈各環節新建產能的逐步釋放,組件價格回歸合理水平,預計2021年中國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成本可下降至3.81元/W;2030年下降至3.15元/W。
2020-2030年中國地面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走勢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2、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
2020年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投資成本為3.38元/W;2021年預計下降至3.24元/W;預計至2030年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下降至2.69元/W。
2020-2030年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走勢(單位:元/W)
資料來源:工信部、光伏協會、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智研咨詢整理
五、光伏行業投資風險及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面臨著巨大的能源與環境壓力。雖然我國能源資源相對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能源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決能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清潔、高效、安全等優點,被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并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光伏發電不僅僅用于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和特殊用電,更轉向并網發電和建筑結合供電的方向發展,很多發達國家都已制定了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和技術。
我國多晶硅生產工藝及裝備制造還處于起步階段,國產化程度較低,在成本、質量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光伏發電成本主要依賴政策支持,還缺乏科學的統一規劃。
當前光伏行業存在的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光伏產業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當前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問題,既是產業發展的挑戰,也是產業創新升級的機遇。
國家先后發布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政部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支持光伏產業發展。
我國光伏產業投資風險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十三五”期間,光伏產業注重質量以及效率效果的提升,在減少光伏發電成本的基礎上實現多元化的應用,將國家補貼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夠減少光伏應用市場的系統成本,使得光伏行業平價上網的速度加快。通過競價上網的模式進行公開招標,調節光伏競爭機制,降低價格,改進管理模式,通過競爭性的方式對光伏發電項目進行優化配置,同時提高電價的位置,使得光伏發電電價得以降低,更好的促進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實現。通過競爭性配置補貼計劃使得企業能夠強化管理,積極開發新技術,減少光伏發現的成本,在未來更好的進行供應能源。此外,還要積極推進光伏應用的發展,利用金融政策重點扶持光伏扶貧、分布式光伏及“光伏+”應用、光伏發電走出去等,進而促進中國光伏行業實現持續穩步的發展。
總而言之,未來太陽能光伏產業將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實現經濟以及技術的優化改革,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積極創新,解決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問題。現如今,光伏行業已經展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并逐漸向成熟發展,世界很多國家也提出了發展戰略,使得光伏行業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光伏行業發展的道路是坎坷的,需要更加積極努力。


2025-2031年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光伏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光伏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