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食品總類豐富
2016年7月1日起,《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保健食品行業正式步入“注冊制”與“備案制”雙軌并行時代。截至2020年2月底,我國保健食品批文總數達到16535個,其中國產保健食品滋補品為15752個,進口保健食品滋補品為783個。
目前我國市面上比較熱門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調節免疫,輔助降血糖,抗疲勞和維生素等幾個方面,占保健食品滋補品總數的50%以上。
截止到2020年2月底我國保健食品產品結構
資料來源:CFDA、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2月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細分產品數量(個)
產品 | 國產保健食品 | 進口保健食品 |
免疫 | 4583 | 180 |
降血脂 | 1442 | 139 |
抗疲勞 | 2058 | 69 |
減肥 | 364 | 10 |
降血糖 | 525 | 11 |
睡眠 | 477 | 47 |
補鈣 | 1632 | 57 |
維生素 | 2332 | 139 |
記憶力 | 248 | 3 |
抗氧化 | 212 | 5 |
其他 | 1879 | 123 |
以上合計 | 15752 | 783 |
總計 | 16535 |
資料來源:CFDA、智研咨詢整理
2、保健食品進出口規模穩步增長
面對新冠疫情、世界經濟持續下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挑戰,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貿易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進、出口兩旺。據醫保商會統計,2019年,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總額達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出口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進口34.0億美元,同比增長12.8%;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至15.2億美元。2020年上半年營養保健品進出口總額為30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額為9.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4%;進口額達到20.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2.1%。
2009-2020年上半年我國保健食品進出口規模走勢
資料來源:醫保商會、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保健食品的進口保持良好的增長狀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經過長期的宣傳,我國消費者的健康養生意識不斷增強;二是新冠疫情的發生也讓消費者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市場需求進一步被釋放;三是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社群電商、直播等新模式深耕中國市場。
我國保健食品主要進口市場是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亞洲地區是主要的進口市場,2020年上半年保健食品進口額為7.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2.0%,占整個進口市場35%。2020年上半年從北美洲進口保健食品5.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5.2%
2020年上半年保健食品進口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醫保商會、智研咨詢整理
3、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行業銷售收入為3480.9億元,同期進口金額為234.6億元,出口金額為234.6億元,我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3585.8億元。2009-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復合增長率達到23.07%。預計2021年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000億元。
2009-2020年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06-2016年是保健食品直銷發展的黃金時期。直銷具有門檻低,利潤高,資金周轉快等優勢,推動了保健食品的市場普及,使得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450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2743.7億元。隨著我國電商發展,電商渠道的重要性占比迅速提升。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后,憑借強大的品牌力和細分產品優勢,迅速普及發展,并帶動電商渠道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2019年直銷渠道規模為820.1億元,占比為22.9%;線上渠道規模為1065.6億元,占比為29.7%;藥店渠道規模為1111.6億元,占比為31.0%。
2014-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渠道分布格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重點區域分析,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保健食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