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滋補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食品滋補品無論是那種類型,它都有出自保健目的,不能速效的,但長時間服用可使人受益的特征。
根據國內的行業現狀和國際慣例,國內保健食品劃分為營養補充劑和中草藥、傳統滋補類保健食品兩大類。
保健食品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保健食品滋補品上游主要是中藥材、生物制藥及相關的設備、研發等行業,下游主要是通過零售藥店、超市及網絡平臺等流向消費者,以零售藥店、超市為主。
保健食品滋補品產業鏈模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營養產業起步晚,基礎小,成長快。保健食品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以逐步由“弱監管、重營銷、以傳統滋補品為主導”發展為“規范有序、重產品、以營養補充劑為主導”。
2016年7月1日起,《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保健食品行業正式步入“注冊制”與“備案制”雙軌并行時代。
2017年年初,《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一)》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一)》正式發布,為備案制的落實奠定了基礎。該辦法規定,使用原料已經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保健食品、首次進口的屬于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將實行備案管理。
保健食品的注冊由審批制改為備案管理,注冊工作將趨向簡單,此前的文號管制帶來的壟斷局面將會被打破,藥企進入保健食品領域的成本也將大大降低。長遠來看,一方面,新政策無疑利好進口企業,此前,進口保健品多集中于線上銷售,而新政策的實施大大縮短了注冊時間,企業通過備案后便可進入線下渠道銷售,打開了進口保健企業進入我國市場的大門。另一方面,備案只能由生產性廠家來做,不允許貼牌,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連鎖藥店自有品牌保健品(多為貼牌生產)將造成實質性約束。
總的來看,“備案制”是一把雙刃劍,未來我國保健品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行業整合加速,行業的規范將加速小企業的淘汰,擁有好產品、好品牌和好渠道的龍頭企業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底,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批文總數達到16535個,其中國產保健食品滋補品為15752個,進口保健食品滋補品為783個。
目前我國市面上比較熱門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調節免疫,輔助降血糖,抗疲勞和維生素等幾個方面,占保健食品滋補品總數的50%以上。
截止到2020年2月底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產品結構
資料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年2月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細分產品數量(個)
產品 | 國產保健食品 | 進口保健食品 |
免疫 | 4583 | 180 |
降血脂 | 1442 | 139 |
抗疲勞 | 2058 | 69 |
減肥 | 364 | 10 |
降血糖 | 525 | 11 |
睡眠 | 477 | 47 |
補鈣 | 1632 | 57 |
維生素 | 2332 | 139 |
記憶力 | 248 | 3 |
抗氧化 | 212 | 5 |
其他 | 1879 | 123 |
以上合計 | 15752 | 783 |
總計 | 16535 |
資料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智研咨詢分布的《2021-2027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行業銷售收入為3480.9億元,同期進口金額為234.6億元,出口金額為234.6億元,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市場規模為3585.8億元。其中直銷渠道規模為820.1億元,線上渠道規模為1065.6億元,藥店渠道規模為1111.6億元,商超渠道規模為337.8億元。
2009-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市場供需平衡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下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挑戰,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貿易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進、出口兩旺。據醫保商會統計,2019年,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總額達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出口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進口34.0億美元,同比增長12.8%;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至15.2億美元。
2009-2019年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進出口總額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幾年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市場銷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相關應用技術的發展都對保健食品滋補品銷售范圍的進一步拓寬起到了積極作用,帶動了保健食品滋補品市場銷量的增加。2020-2026年我國保健食品滋補品行業市場銷售收入預測如下:
2020-2026年中國保健食品滋補品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重點區域分析,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保健食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