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模擬芯片由電阻、電容及晶體管等構成,是專門處理連續模擬信號的集成電路芯片。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政策放開,以及新能源汽車、5G通信、物聯網等新興應用領域加速發展,我國模擬芯片市場需求呈現日益增長態勢,產業規模加速擴容,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消費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2497億元增長至3026.7億元,2024年已進一步增至3100億元以上。
相關上市企業:圣邦股份(300661);艾為電子(688798.SH);納芯微(688536.SH);希荻微(688115);思瑞浦(688536);英集芯(688209);韋爾股份(603501);晶豐明源(688368);明微電子(688699);唯捷創芯(688153);卓勝微(300782);國民技術(300077);鋮昌科技(001270);南芯科技(688484);艾為電子(688798)等
相關企業:浙江航芯源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帝奧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聚能創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江西聯智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中科精微(福建)科技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德瀾科技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中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企業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模擬芯片由電阻、電容及晶體管等構成,是專門處理連續模擬信號的集成電路芯片。按照功能,模擬芯片主要分為信號鏈路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兩類。其中,信號鏈芯片是指具備對模擬信號進行收發、轉換、放大、過濾等處理功能的集成電路,將光、磁場、溫度、聲音等信息轉化為數字信號,主要產品包括放大器、濾波器、變頻器等。
電源管理芯片在電子設備系統中擔負起對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及其他電能管理的職責。電源管理芯片對電子系統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其性能的優劣對整機的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主要產品類型包括DC-DC類芯片、AC-DC芯片、線性電源芯片、電池管理芯片等。
產品種類進一步細分可分為三大類,即RF(射頻)芯片、AD/DA(模數/數模)轉換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另外還有運放、接口芯片。
模擬芯片產業鏈上游為材料及設備供應,主要包括硅晶圓、電子特氣、光刻膠、濕化學品、靶材、封裝材料等半導體材料,以及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淀設備等半導體設備。產業鏈中游為模擬芯片設計與制造環節,代表廠商有納芯微、思瑞浦、英集芯、韋爾股份、晶豐明源、明微電子、唯捷創芯、卓勝微、國民技術等。產業鏈下游為模擬芯片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通信、汽車電子、工業、消費電子、醫療器械、航天航空等。
二、全球市場
近年來受益于PC、通信、可穿戴產品、AIoT設備等電子設備的品類和市場容量的擴張,全球模擬芯片的市場規模總體呈擴張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539億美元增長至948億美元。初步統計預估,2024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已進一步增長達到983億美元,且從長期來看,隨著人工智能、高性能運算、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增長,模擬芯片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模擬IC市場規模大,海外龍頭歷經數十年積累和多番行業相互并購,當前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行業格局,并且占據全球較高市場份額。在模擬芯片領域,美國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前十名中有六家美國企業,總市場份額達44%。
其中,德州儀器在全球模擬芯片領域市占率第一,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美歐市場。德州儀器最初專注于電子設備和電子元件的制造,隨后逐漸轉向半導體領域,當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制造商之一,2023年德州儀器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高達19%。此外,歐洲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包括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和恩智浦等企業,合計市場份額為18%。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模擬芯片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三、國內市場
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消費市場,2021年我國大陸模擬芯片市場占據全球市場的43%。2012-2018年,國內模擬芯片銷售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9%;201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市場增速明顯放緩;2021年開始,隨著國內疫情政策放開,以及新能源汽車、5G通信、物聯網等新興應用領域加速發展,我國模擬芯片市場需求呈現日益增長態勢,產業規模加速擴容。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2497億元增長至3026.7億元,2024年已進一步增至3100億元以上。
模擬芯片行業起步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多年的發展使得境外廠商在技術積累、客戶資源、品牌效應等方面形成巨大優勢。因此,目前國內模擬集芯片市場依然由境外企業主導。但近些年來,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增強,我國模擬芯片等半導體產業加速發展,半導體產業鏈生態不斷成形,促使我國大陸模擬芯片自給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23年已由2019年9%提升至15%左右,2024年已增至16%以上。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國內模擬芯片企業正有序將產品應用領域拓展至汽車、工控等新興市場,我國模擬芯片國產化自給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四、企業格局
全球模擬芯片市場競爭激烈,主要由歐美跨國公司主導,我國本土公司在市場份額方面相對有限。大多數國內模擬芯片企業起步較晚,目前國內企業在中國市場占比較低,但是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IC銷售額中,模擬電路占比19%;我國上市公司中的模擬芯片公司營收占比27%,遠超國際水平。國內主要模擬芯片廠商包括圣邦股份、納芯微、卓勝微、唯捷創芯、南芯科技、艾為電子等。值得注意的是,模擬芯片行業內并購也已成為模擬芯片公司快速獲得人員團隊擴張、產品線擴充的重要手段,近年來的缺芯潮更是加速了大公司合并小廠商進程。
圣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26日,2017年6月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圣邦股份”。圣邦股份是專注于高性能、高品質模擬集成電路研究、開發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圣邦股份產品全面覆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領域,其中,信號鏈類模擬芯片有各類運算放大器、儀表放大器、比較器、SAR模數轉換器(SARADC)、Δ-Σ模數轉換器(Δ-ΣADC)、Pipeline模數轉換器(PipelineADC)、數模轉換器(DAC)、模擬前端(AFE)、音頻功率放大器、AudioDAC、視頻緩沖器、線路驅動器、模擬開關、溫度傳感器、電平轉換芯片、接口電路、電壓基準芯片、小邏輯芯片等.
公司電源管理類模擬芯片包括有LDO、系統監測電路、DC/DC降壓轉換器、DC/DC升壓轉換器、DC/DC升降壓轉換器、背光及閃光燈LED驅動器、AMOLED電源芯片、PMU、過壓保護、負載開關、電池充放電管理芯片、電池保護芯片、馬達驅動芯片、MOSFET驅動芯片等,同時兩大領域均在眾多品類不斷推出車規級新產品。
目前,圣邦股份模擬芯片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汽車電子、通訊設備、消費類電子和醫療儀器等領域,以及物聯網、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興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圣邦股份營業收入為24.45億元,同比增長29.96%。
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2023年4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南芯科技”。南芯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模擬和嵌入式芯片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模擬與嵌入式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專注于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公司現有產品已覆蓋移動設備電源管理芯片(含有線充電管理芯片、無線充電管理芯片、鋰電管理芯片、其他移動設備電源管理芯片)、通用電源管理芯片、適配器電源管理芯片、汽車電子芯片,已是我國模擬芯片設計行業的領先企業。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南芯科技營業收入為18.99億元,同比增長57.49%。
五、發展趨勢
1、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隨著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模擬芯片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汽車電子領域,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對模擬芯片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興應用場景的不斷涌現,也為模擬芯片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模擬芯片市場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2、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日益增強
技術創新是推動模擬芯片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在模擬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模擬芯片需要不斷提升性能、降低功耗和成本,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競爭力。
3、國產模擬芯片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國模擬芯片行業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并購、合資等方式,獲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國外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通過國際化布局與合作,推動我國模擬芯片行業走向世界舞臺。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模擬芯片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模擬芯片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模擬芯片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模擬芯片行業典型項目投資建設深度解析,中國模擬芯片行業投資分析及風險提示,2025-2031年中國模擬芯片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