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當前我國區塊鏈行業在螞蟻鏈、騰訊云、華為等領先區塊鏈供應商技術驅動下,區塊鏈產業進入穩定和成熟階段,規模擴張進入理性調整期。2023年全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約60億元,同比下降11.7%,特色產業園區超50個。由于技術進步和市場調整的綜合影響,區塊鏈技術在發展初期,經歷了快速的擴張和資本的涌入,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市場開始進入理性調整期,整體產業規模出現略有下降趨勢,產業格局逐漸成型。同時,區塊鏈企業規模仍呈增長趨勢,區塊鏈產業發展前景依舊向好。
關鍵詞:區塊鏈、市場規模、騰訊云、螞蟻區塊鏈
一、區塊鏈行業概述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與匿名性的特點。
區塊鏈可分為公有鏈、聯盟鏈與私有鏈三種。公有鏈是指完全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任意使用的區塊鏈網絡;聯盟鏈是針對特定的企業和機構開放的區塊鏈網絡;私有鏈是指由特定企業或機構控制使用的區塊鏈網絡。
2023年是區塊鏈發展史上的重要年份,“區塊鏈”多次在國家政策中被提及。區塊鏈技術表面只是一個分布式環境下的塊鏈式結構存儲技術,而實際內涵卻十分豐富,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二、區塊鏈行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并發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推動其創新應用和產業發展。2023年5月,科技部等十二部門印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支持公共底層技術平臺和中試平臺建設,打造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平臺、區塊鏈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平臺以及相關領域中試熟化平臺、概念驗證平臺等,加速前沿技術和底層技術快速迭代與創新突破。2024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加快制造業“六新”突破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持適度超前、統籌布局,加快建設泛在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深度融入“東數西算”算力樞紐體系,實施“區塊鏈+”賦能行動,積極布局創新基礎設施,加快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基建體系。
三、區塊鏈行業產業鏈
區塊鏈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基礎層與平臺層,基礎層包括數據存儲、預處理與對等傳輸;平臺層包括智能合約、賬本、節點管理、事件流與狀態監測等。產業鏈中游分為接口層、呈現層與外部交互層,接口層包括外部接口、用戶API與管理API;呈現層包括用戶應用和管理應用;外部交互層包括預言機、鏈外數據與非原生應用。產業鏈下游為應用場景,包括個人、政務與金融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四、區塊鏈行業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區塊鏈行業在螞蟻鏈、騰訊云、華為等領先區塊鏈供應商技術驅動下,區塊鏈產業進入穩定和成熟階段,規模擴張進入理性調整期。2023年全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約60億元,同比下降11.7%,特色產業園區超50個。由于技術進步和市場調整的綜合影響,區塊鏈技術在發展初期,經歷了快速的擴張和資本的涌入,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市場開始進入理性調整期,整體產業規模出現略有下降趨勢,產業格局逐漸成型。同時,區塊鏈企業規模仍呈增長趨勢,區塊鏈產業發展前景依舊向好。
近年來,國內區塊鏈技術應用標準研制活躍,各類標準化組織合力推進標準化工作。從2016年起,國內諸多機構開展了區塊鏈標準立項工作,中國信通院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國內相關標準化組織累計發布區塊鏈領域技術標準209項,其中包括,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8項、團體標準167項和地方標準31項。從已發布的標準來看,團體標準最為活躍,成果豐富,占比高達80%,涵蓋了術語規范、技術規范、安全、性能指標、互操作、智能合約、行業應用等眾多領域。
截至2023年12月,我國共有2697家區塊鏈企業,位居全球第二;在2023年初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區塊鏈50強榜單中,我國有6家企業上榜。我國已成為區塊鏈國際標準研制重要力量,在ITU-T、ISO等國際標準化組織設立的16個區塊鏈相關工作組和研究組,我國參與了14個;ITU-T發布的45項區塊鏈標準中我國參與了19項,ISO/TC307發布的11項標準中我國參與了3項。
中央網信辦等十六部門在2022年1月聯合公布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名單,涵蓋了制造、能源、政務服務/政務數據共享、稅務服務、審判、檢察、版權、民政、人社、教育、衛生健康、貿易金融、風控管理、股權市場、跨境金融等16個特色領域。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的十三批次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截至2023年12月我國共有3647個備案應用,其中:社會治理1314個、金融科技570個、實體經濟558個、民生服務309個、其他896個,占比分別為36%、16%、15%、8%和25%。
五、區塊鏈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1、企業格局
2023年10月,“2023中國產業區塊鏈企業100強”正式發布,榜單基于調研企業2022年度全年相關數據統計分析與核查比對得出,由行業影響力、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技術服務能力、產業應用能力四個一級指標,企業營收規模、區塊鏈搜索指數、央媒報道、區塊鏈產值占比等19個細化統計指標構成。“2023中國產業區塊鏈企業100強”名單中,螞蟻區塊鏈、騰訊云、招商局集團、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電信、趣鏈科技等企業位居前列。
2、重點企業
騰訊云是騰訊集團打造的云計算品牌,面向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企業組織和個人開發者,提供全球領先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與服務。騰訊云區塊鏈作為中國領先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和技術提供商,致力于構建技術、數據、價值、產業互聯互通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引領區塊鏈底層技術及行業應用創新,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騰訊控股增值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1%至1575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1%至1027億元;網絡廣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65%至563.77億元。
六、區塊鏈行業發展趨勢
1、支持大規模網絡節點和高頻交易的開放聯盟鏈加快演進步伐
目前我國聯盟鏈技術已可以滿足有限主體參與、業務的行業應用需求,未來還將支撐涉及主體多、業務廣、利益復雜的應用場景,萬級節點規模、百萬級TPS(每秒交易數)超高性能、PB級別海量存儲、鏈上隱私數據保護等,成為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點方向。同時,如何發揮我國區塊鏈技術人才儲備優勢,結合開源協作的技術創新模式基于開放聯盟鏈形成區塊鏈基礎設施,也將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重點。
2、服務更大范圍的價值流通仍是區塊鏈應用創新的重要方向
目前,海外基于數字資產交易的區塊鏈應用逐步發展成熟,分布式應用正在加快向Web3.0演進,而我國在區塊鏈通證方面應用經驗有限,未來可能進一步拉大與國外差距,亟需加快探索。同時,區塊鏈聯盟的有效治理是應用深化的重要保證。國內區塊鏈應用還需嘗試借鑒公有鏈分布式自治組織的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聯盟內的利益分配方式,將聯盟內主體數據貢獻價值化,才能更好促進資源有效配置。
3、面向Web3.0和數據要素市場,區塊鏈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從Web3.0和數據要素的發展來看,明確數據權屬、實現數據價值的可信流轉正是兩者的重要基礎,區塊鏈技術將在其中發揮更大作用。目前,我國正在加速構建數據基礎設施,區塊鏈以其獨特的技術特點,成為促進數據安全流通的不可或缺的技術組件有望迎來新一輪概念升級、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我國在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未來產業發展必將在更廣闊的領域迎來新機遇。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共八章,包含區塊鏈行業應用領域發展狀況分析,區塊鏈行業應用案例和領先企業分析,中國區塊鏈行業投資機會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