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23年,在投資增長整體放緩和房地產下行的背景下,水泥行業負重前行,全國水泥市場需求繼續 萎縮,水泥需求總體表現為“需求不足,預期轉弱,淡旺季特征弱化”。同時,水泥企業受到了市場競 爭加劇、上游原燃料成本高企和環保能耗約束力增強等多重不利因素沖擊,尤其是各地水泥企業銷售策 略在競爭與競合間不斷切換,競爭大于競合,價格競爭激烈,促使水泥價格底部震蕩運行,企業的利潤 大幅萎縮,行業利潤微薄,行業虧損面積持續擴大。2023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約20.23億噸,同比下降0.7%(同口徑),根據全口徑產量基數同比下降約4.5%。
關鍵詞:水泥市場規模、水泥發展背景
一、行業概況
水泥是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水泥是一種常見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和灰漿的制備,在建筑和基礎設施建設中起著關鍵作用,目前仍屬不可替代的基礎建筑材料,并且不能重復利用。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可分為通用水泥和特種水泥三大類。
水泥分類
水泥行業由于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密切相關,同時也是高能耗、重污染行業,是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導向反應較為靈敏的行業之一,近年來中國政府發布一系列政策,引導行業往綠色低碳方向發展。2021年11月,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明確工業綠色發展主要任務: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制定工業碳達峰路線圖、明確工業降碳實施路徑、開展水泥窯高比例燃料替代等降碳重大工程示范;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加快建材行業綠色升級改造,落實能耗雙控目標,嚴格執行水泥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推動重點區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低碳布局。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指出: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要堅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優化完善調控方式,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健全碳排放雙控各項配套制度,為建立和實施碳排放雙控制度積極創造條件。碳排放雙控,控制的是碳排放的總量和強度,實質上放開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限制化石能源消費的總量和強度,更符合能源轉型的現實需求。
水泥行業上游主要包括石灰石、黏土等原材料的開采供應,水泥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建筑材料,廣泛應用于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和住房開發、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和民用建筑建設。石灰石是水泥的重要原材料,近年來受環保政策的影響,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可供開采的石灰石數量不斷減少,對水泥行業產能造成一定影響。水泥行業下游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行業,水泥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的階段和特點。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水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二、發展現狀
水泥行業發展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等緊密相關,根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按不變價格計算,全年 GDP 同比增長 5.2%;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 戶)同比增長 3.0%;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 5.9%;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 9.6%。
2018-2022年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規模情況
2023年,在投資增長整體放緩和房地產下行的背景下,水泥行業負重前行,全國水泥市場需求繼續 萎縮,水泥需求總體表現為“需求不足,預期轉弱,淡旺季特征弱化”。同時,水泥企業受到了市場競 爭加劇、上游原燃料成本高企和環保能耗約束力增強等多重不利因素沖擊,尤其是各地水泥企業銷售策 略在競爭與競合間不斷切換,競爭大于競合,價格競爭激烈,促使水泥價格底部震蕩運行,企業的利潤 大幅萎縮,行業利潤微薄,行業虧損面積持續擴大。2023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約20.23億噸,同比下降0.7%(同口徑),根據全口徑產量基數同比下降約4.5%。
2015-2023年中國水泥產量情況
2015~2023年全國水泥熟料產 量呈波動增長趨勢。盡管從2015年開始,水泥已經 開始進入波動下行態勢,但是水泥熟料仍在持續增長,2023年全國水泥熟料產量約為17.1億噸。根據中國水泥協會信息研究中心統計,預計 2023 年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為 59%,比 2022 年 下降 7 個百分點。
從水泥出口情況來看,近些年出口量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16年出口量達到1785萬噸,成為近幾年最高點,接著出口量一路下降,到了2022年出口量來到了188萬噸,2016-2022年水泥出口量CAGR為31.28%。不過我國出口水泥量僅占我國水泥總產量的0.09%,體量微乎其微。
三、競爭格局
由于中國水泥行業市場容量大,因此市場參與者眾多,近年來,為了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循環經濟、引導市場有序競爭和行業健康發展,中國政府相關部分制定一系列政策,引導行業往綠色低碳方向發展,隨著落后產能逐步退出,大型水泥企業將在市場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水泥市場競爭格局將由之前的紛亂時代走向群雄割據,目前,中國水泥行業內頭部企業主要包括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
四、發展趨勢
1、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加劇,行業供給側改革亟需新的途徑。水泥需求減弱導致產能過剩問題越 發凸顯,解決產能嚴重過剩問題是當前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通過實施常態化錯峰生產、 限電、環保加碼等措施來壓縮水泥生產已經不能扭轉當前供需失衡的局面,亟待通過能耗雙控、 碳排放雙控等新路徑加速行業低效過剩產能的出清,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是最終的唯一途徑。
2、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數字智能及產業鏈延伸已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導方向。隨著我國 “雙碳”工作的持續推進,水泥行業將加快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升級發展。水泥行業 領軍企業將持續拓展產業鏈,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推進行業協同處置利用固體廢物、數智化轉 型發展和布局新能源,顯著提升能效利用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而能效、排放指標不達標的 低效水泥產能則會逐步退出。
3、 生產成本高企,水泥價格承壓,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效益不容樂觀。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 導致水泥企業生產成本高企;加之能耗、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環保、礦山整治等合規要求不 斷提高帶來的技改投入增加,致使企業各種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在水泥市場需求下滑而過剩 產能未能有效出清的環境下,過度競爭的狀況將會不時出現。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水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水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水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水泥行業國內領先企業分析,水泥行業國際領先企業分析,水泥區域性品牌競爭企業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