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國的魚糜制品行業取得了長足進展。我國魚糜制品行業產量從2012年的117.16萬噸增長到2021年的133.42萬噸,魚糜制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部分產品出口到國外,2021年國內魚糜制品表觀消費量約122.19萬噸。預計2023年我國魚糜制品市場產量為146.64萬噸,需求量為136.45萬噸。
關鍵詞:魚糜制品市場規模、魚糜制品市場競爭格局、魚糜制品行業發展前景
一、概述
魚糜制品,是將原料經采肉、漂洗、精濾、脫水攪拌凍結加工制成的產品被稱之為冷凍魚糜(魚漿),將其解凍或直接由新鮮原料制得的魚糜再經擂潰或斬拌、成型、加熱和冷卻工序制成。
制品根據加工方式可分為即食魚糜制品和非即食魚糜制品,包括魚丸、魚糕、蝦丸、蝦餅、貝肉丸、模擬扇貝柱、模擬蝦肉、模擬蟹肉、魚糜香腸等,其中模擬扇貝柱、模擬蝦蟹肉等具有天然扇貝柱、蝦、蟹肉鮮味和表皮色澤,且肉潔白,彈性佳,營養豐富,成為近年來受歡迎的魚糜制品。
魚糜以魚為主料,并通過斬拌、擂潰、成型、凝膠等一系列加工技術,形成一種富有彈性、方便食用且深受消費
者喜愛的高蛋白食品。由于在加工過程中魚肉組織容易遭受機械性損傷且易受微生物污染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在此過程中極易引起品質下降和經濟價值降低。
二、世界魚糜制品行業分析
國外很早就在關注淡水螯蝦的“良種”,如瑞典、法國等歐洲國家研究和引進抗病力強的品種,力圖恢復本國淡水螯蝦資源。
速凍食品源于1928年的美國,但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人們對速凍食品缺乏認識.沒有贏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生產發展十分緩慢。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后,速凍食品才迅速發展起來。最近幾年,世界速凍食品的生產和消費方興未艾,品種達3000多個,美、日、歐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形成了從原料產地、加工、銷售、家庭食用完整的冷藏鏈,保證了速凍食品的工業化和社會化。
據統計,2020年全球魚糜制品市場規模136.1億美元,2021年增至149.9億美元,預計2023年全球魚糜制品市場規模將達到168.53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全球魚糜制品仍將保持增長的市場態勢,
在日本和美國魚糜消費對價格非常敏感,消費者不愿付出高價買魚糜。受勞動力成本及技術工藝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全球魚糜制品市場均價呈現波動態勢。2021年全球魚糜制品市場均價為2609.1美元/噸,較2020年增長150.5美元/噸。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魚糜制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三、國內行業發展現狀
魚糜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主要為肌原纖維蛋白、結締組織蛋白、肌漿蛋白。其中肌原纖維蛋白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對凝膠網絡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魚肌肉結構的完整性決定了魚糜凝膠和魚糜產品的質構特性。魚糜制品越來越受到我國消費者的重視。隨著經濟飛速發展,魚糜制品已成為大眾消費品。
近年來,隨著我國漁業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魚糜制品行業取得了長足進展。我國魚糜制品行業產量從2012年的117.16萬噸增長到2021年的133.42萬噸,魚糜制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部分產品出口到國外,2021年國內魚糜制品表觀消費量約122.19萬噸。預計2023年我國魚糜制品市場產量為146.64萬噸,需求量為136.45萬噸。
由于中國魚糜制品具有價格優勢,且品質漸趨穩定,因此在世界食品原料市場上,前景十分看好。2021年我國魚糜制品市場規模187.32億元,同比2020年的167.27億元增長了11.99%。預計2023年我國魚糜制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21.49億元。未來幾年我國糜制品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
在我國魚糜制品中,魚丸類制品消費占比最大,超過60%的市場份額。2021年我國魚丸類制品消費份額為63.55%;卷類制品消費份額為21.1%;其他魚糜制品消費占比15.35%。
四、進出口貿易
我國魚糜制品出口數量遠高于進口數量,2021年我國魚糜制品進口數量為2.18萬噸,較2020年減少0.55萬噸;出口數量為13.41萬噸,較2020年減少0.41萬噸。預計2023年我國魚糜制品進口數量2.38萬噸,出口數量為12.57萬噸。
我國魚糜制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分別是泰國、韓國、日本等地區,按進口金額來看,2021年我國從韓國進口魚糜制品占40.50%;從泰國進口魚糜制品占32.15%;從日本進口魚糜制品占13.46%。從數量方面來看,從韓國進口魚糜制品占37.88%;泰國進口魚糜制品占37.95%;日本進口魚糜制品占9.33%。
五、魚糜制品的制作工藝
目前速凍魚糜制品廠家不斷推陳出新,速凍魚糜制品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除魚丸、魚香腸、魚餅、魚卷和模擬水產品(如模擬蟹肉棒、模擬蝦肉)外,以魚糜為原料的功能食品將得到繼續開發,速凍魚糜制品將在風味、花樣、口味、色度、彈性、營養等方面繼續優化。
魚糜制品的加工技術由魚糜生產技術和速凍魚糜制品加工技術兩部分組成。魚糜主要加工過程包括:去頭、去內臟、切片、去骨、漂洗脫水、擂潰、凝膠化等步驟,品質劣變常在加工過程中發生。
魚糜制品在食品工業中應用廣泛,既可以作為食品制造業的原料輔料,也可以作為餐飲業直接加工的食品原料。近年來,隨著我國漁業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魚糜制品行業取得了長足進展。在加工過程,為確保原料鮮度,制造高檔魚糜制品,可在工作船上或在漁港碼頭附近,將最新鮮原料加工成冷凍魚糜,供做魚糜制品廠的初始原料。制造冷凍魚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在加鹽擂潰時添加某些糖類、氨基酸類或羧酸類等抗變性劑。例如,在-20℃凍藏時,添加10%的蔗糖則可防止魚糜蛋白質變性,與多聚磷酸鹽一起使用則效果更好。還有一種直接向漂洗過的絞碎魚肉中添加抗變性劑的無鹽冷凍品,須待其完全解凍后再加鹽擂潰。
六、市場競爭格局-魚糜制品部分企業
由于資源原因,我國的魚糜制品生產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遼寧、山東、上海、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都具有生產魚糜的良好條件,我國現有的約400家速凍魚糜制品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于這些地區。經過多年市場競爭,魚糜制品行業大規模產業競爭格局正在形成。目前,我國魚糜制品行業的主要企業有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井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寧波陸洋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榮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的生產及銷售為主營業務,兼顧速凍肉制品、速凍面點制品等其他速凍食品。一直致力于新品研發及口味提升,擁有“國家魚糜制品研發分中心”,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速凍食品研發團隊,并配備了行業領先的研發設備,在產品上推陳出新,不斷突破。2022年,海欣食品速凍魚肉制品及肉制品營業收入為12.9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為79.66%。
七、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對健康飲食的需求,對綠色環保的需求以及對產品附加值提升的需求,魚糜制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合理利用這些資源,發展漁業生產是開拓新的農業資源,走“水陸并進”道路增加食物總量的重要舉措,在未來大糧食安全體系的構建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漁業穩定發展為魚糜制品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目前,國內水產加工品總量目前僅占水產品總產量的25%以上,遠低于發達國家,因此水產品加工業發展空間仍然較大,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優勢企業將會獲得超過平均水平的增長。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魚糜制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魚糜制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魚糜制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六章,包含中國連鎖超市行業發展總體分析,2025-2031年中國魚糜制品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魚糜制品產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