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提前超額完成家庭農場倍增計劃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傳出喜訊,截至12月2日,我區錄入全國家庭農場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總數達到11.0483萬家,比去年底的5.2萬家新增了近6萬家,提前1個月超額完成今年家庭農場倍增計劃目標,累計評定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3200多家。
《遼寧省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明年2月1日起施行 依托數據平臺建設“五大體系”保障人民健康
12月5日,自治區首座重卡集中快速充電站在包鋼投入運營。這標志著包鋼將全面推開大宗物流行業運輸車輛的綠色化、電動化與智能化發展。
2021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東莞)采購會舉行
韻味悠長的莞香技藝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銅仁苗族文創擺件、形態各異的精美紙雕燈工藝品……12月5日上午,2021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東莞)采購會(下稱“文采會”)現場,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的優質公共文化和旅游、體育產品匯聚東莞。
內蒙古自治區首座重卡集中快速充電站在包鋼運營
12月5日,自治區首座重卡集中快速充電站在包鋼投入運營。這標志著包鋼將全面推開大宗物流行業運輸車輛的綠色化、電動化與智能化發展。
湖南日報推出“高鐵開進大美湘西”特刊
張吉懷高鐵12月6日正式通車運營。這條全長245公里的高鐵線路,北起張家界地區,途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古丈縣、吉首市、鳳凰縣,南至懷化地區,是一條精品示范線、一條黃金旅游線、一條鄉村振興線、一條民生幸福線。
青海:我省一新能源創新項目獲全國“創新領航”案例
工信部發布《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公示名單。由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重點打造的“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創新應用”項目,在全國128個優秀應用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青海省唯一入選案例。
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集中簽約187.5億元
12月3日,2021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舉行簽約儀式。組委會精選的122個項目進行集中簽約,簽約總金額達187.5億元。這些項目投資金額多、覆蓋面廣,來自滬蘇浙地區的投資比重大。
【西寧市】將全面建成國家清潔能源制造業高地
近日,西寧市政府印發《西寧市貫徹落實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任務分工方案》,明確六大類25個方面的建設任務,西寧市將優化能源結構,全面建成國家清潔能源制造業高地,在全省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和率先實現碳達峰目標、打造碳中和示范區中先行先試,走在前列。
吉隆縣廚師技能培訓拓寬“舌尖上”的致富路
日前,吉隆縣折巴鄉廚師技能培訓班順利舉辦,經過為期45天的廚師培訓,41名參訓學員共學習了38道菜品,熟練掌握了初級烹調廚師技能。
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實施一周年
12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落地實施一周年。海南日報記者從??诤jP獲悉,一年來,該關累計辦理300余票“零關稅”原輔料進口通關手續,貨值超30億元,減免稅款超4億元,有力支持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廣西兩項目入選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廣西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再傳佳音!記者從自治區體育局獲悉,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1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名單,廣西兩個項目上榜,分別是柳州市百里柳江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桂林陽朔遇龍河休閑體育旅游度假區。此外,“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活動成功入選中華體育文化優秀節慶項目。
廣東首個內陸型綜保區正式投運
12月2日,海關總署、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八部委組成聯合驗收組,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經過嚴格評審,一致同意梅州綜保區(一期)通過正式驗收。這是廣東首個內陸型綜保區,也是全省正式投入運作的第9個綜保區。
嘉興農業經濟開發區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現代化“土壤”種出高精尖農業
一個集裝箱加一臺電腦,就能“搭建”起一家蔬菜工廠,精準計算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光線、肥料、水,甚至二氧化碳濃度。這套蔬菜種植系統,還能通過改變光線的顏色來控制植物的酸度、甜度,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用水量可節約95%以上。
湖北民用機場建設管理邁入“智慧時代”
11月30日至12月1日,全國民用機場建設管理工作會議在鄂州召開。會議期間,來自中國民航局、全國各機場負責人及業界專家近200人齊聚一堂,參觀即將建成校飛的中國首座專業性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會場內外,數字施工、智能建造、智慧運營等成了熱議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