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電 漲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窗口再開啟。日前,北京人社局宣布,從7月1日起,北京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職工小時工資標準。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9日,年內已有4省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31個省份中,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浙江等地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
4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今年以來明確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至少有上海、北京、重慶、陜西等4省市。
其中,重慶從1月1日起,第一檔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00元,第二檔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700元,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300元。
上海從4月1日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420元調整到2480元,增加6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1元調整到22元。
陜西從5月1日起,一類工資區最低為1800元/月,二類工資區最低為1700元/月,三類工資區最低為1600元/月,分別比原標準提高了120元。
北京從7月1日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120元調整到2200元,增加8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4元,與原標準持平。
目前,上海、廣東、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等6省份月最低工資標準均超過2000元,上海以2480元/月的最低工資標準居首位。
在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方面,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元大關。
其中,北京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依舊全國最高,為24元;上海次之,為22元;天津位居第三,達到20.8元;廣東為20.3元,位居第四。
上海最低工資9連漲 多地年內或跟進
近10年上海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匯總 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截圖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發現,各地之間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時間間隔差異明顯。如上海,自2010年以來,已經連續9年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呈現“小步快跑”式的延續增長,月最低工資標準累計上調1360元,上調幅度已超過2010年月最低工資標準,累計增加121.43%。
也有省份調整間隔為兩年或三年,如河北前兩次調整分別在2016年7月和2014年12月,廣西前兩次調整分別在2018年2月和2015年1月。
人社部此前發布的《關于做好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考慮當地經濟形勢發展和企業實際情況,穩慎把握調整節奏,將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改為每兩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
數據顯示,河北距離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即將滿三年,如相關政策無調整,其最低工資標準有望在2019年上調。此外,天津、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貴州、甘肅、青海、寧夏等13省份距離上次上調也將滿兩年。
“沿海發達地區在年內繼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內陸地區即將達到窗口期的地區很可能也會在年內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研究員詹鵬對《經濟參考報》表示。
詹鵬表示,考慮到企業行為,提高最低工資的主要受益人群是企業生產活動難以用資本替代勞動并且利潤率相對較高的企業的受雇勞動力。最低工資制度會提高一部分勞動者的福利水平,尤其是當受雇勞動力在勞動力市場處于劣勢的情況下,這個意義更強。
到手工資超過最低標準就一定合法?
到手的工資總額達到或超過最低工資標準就一定合法嗎?答案是:未必。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也就是說,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上述各項后,工資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才算合法。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與之相掛鉤的失業保險金標準、有關就業補助標準、工傷保險相關待遇標準等也將作出相應上調。上海已經明確了上述民生待遇的相應上調方式。其中,失業保險金最高標準將從1770元調整到181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