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公立醫院是老百姓眼中的“大醫院”,與之有關的每一項改革都牽動人心。《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提出,2019年在全國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
在30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王賀勝說:“患者需要什么,績效就考核什么。”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自2010年啟動試點,政策上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但存在政策落地見效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如何讓政策轉化為醫院和醫務人員的自覺行動并產生預期效果?績效考核是最關鍵有效的手段之一。
為了維護醫院公益性、調動醫生積極性、提升群眾獲得感,《意見》明確了績效考核的4個方面。55個考核指標中,26個指標為國家監測指標。一是醫療質量。比如考核出院患者四級手術比例,推動三級公立醫院收治疑難雜癥、急危重癥患者。考核患者等待時間,推動醫院優化服務,改善就醫體驗。二是運營效率。比如考核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引導醫務人員靠技術和勞動獲取收入。考核醫療服務次均費用,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三是持續發展。比如考核人才隊伍、教學科研能力,推動醫院增強競爭力、創造力。四是滿意度評價。比如考核患者門診、住院滿意度,推動醫院解決看病就醫的痛點、堵點問題。
“國家監測26個指標,其中15個是自動生成的,還有9個是由財務年報表產生。各省份則應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對各類醫療機構設置不同的指標和權重。”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說,要對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運用統一的指標體系進行管理。每年醫院將上一年度的病案首頁信息、年度財務報表和其他績效考核指標所需數據信息上傳至績效考核信息系統,形成大數據。國家衛健委將通過大數據管理對醫院進行監測。
醫院服務好不好,患者也能“說上話”。今年3月底前,全國的三級公立醫院將全部納入國家衛生健康委滿意度調查平臺。
患者看完病,怎么提意見?張宗久介紹,三級醫院的服務窗口會有滿意度調查二維碼,患者可以掃手機二維碼后表達就醫感受,目前基本上所有三級醫院都已加入滿意度監測網絡。“經過一年多試運行,滿意度調查系統更加完善,3月份接入全部三級公立醫院沒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