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夏丹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稅實質推進關鍵還在立法。目前房地產稅立法進展較慢,草案初步形成但仍未提請審議。初步出臺的方案可能相對溫和,不會震動市場,在總體框架之下具體操作細則的制定權有望下放地方。
今年以來,官方接連發聲加快推進房地產稅。從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到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將會加快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的推進”,再到9月7日房地產稅法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一類立法項目中,都釋放了房地產稅推進的重要積極信號。
同時,房地產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的討論也不斷深入。
在“為何征”的問題上,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房地產稅收體系不完善,持有環節基本沒有任何稅。“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這恐怕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教授、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指出,房地產稅是國家財稅制度改革很重要的一方面內容,其目標是成為地方政府穩定持久的財政收入來源,而不是用來調控房地產市常房地產稅除了主要的功能以外,也有一些附帶的效果,比如可能會影響房價,可能會提高住房資源的使用效率。但房地產稅的征收,不能過分影響房價、不能過分影響人們持有住房的愿望,也是國際相關研究的共識。
針對“如何征”的問題,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主編倪鵬飛在《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8-2019)》中建議,推出房地產稅,實行漸進方案,只對新交易住房啟動征收方案即住房家庭如果一旦交易將統計其全部住房面積,并按照起征點開征,不交易的住房暫不征收。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誕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建議,國家統一制定人均免稅面積的幅度范圍為40平方米-60平方米,再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人均免稅面積。同時,地方有權限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確定各個具體區域的住宅人均面積平均評估價格,最終確定出對居民家庭的房地產稅免征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