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額從2007年的24億增長到2017年的150億,機動車拍賣目前已成為國內二手車交易和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得到社會和市場的廣泛認可。
日前,商務部發布了11項國內貿易行業標準,其中規范“二手車”拍賣的《機動車拍賣規程》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該標準從拍賣委托、拍賣標的查驗及保管、拍賣會資料、發布拍賣公告、標的展示、競買登記、拍賣會、結算、拍賣標的交付等9個環節,對機動車拍賣進行了規范。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會長、機動車拍賣專業委員會主任韓濤介紹,相比西方國家的機動車拍賣,我國機動車拍賣行業起步較晚,發展至今只有10余年時間;全國二手車拍賣的成交量僅占全國二手車交易總量的3~5%,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在現行的(2012年版)機動車拍賣行業標準SB/T10691-2012《機動車拍賣規程》實施之前,機動車拍賣可遵循的法規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其中有些條款與機動車拍賣市場專業化發展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規范機動車拍賣企業的流程操作。“一些沒有拍賣經營資質的公司也從事機動車拍賣業務,用‘競買’或‘競價’等惡性競爭方式參與機動車拍賣工作,這些不規范的行為讓正規的機動車拍賣公司很被動,制約了機動車拍賣行業的健康發展。”韓濤說,行業標準的出臺,將引導全國各地的拍賣企業在機動車拍賣業務上由按照一般資產進行拍賣轉向有規則和標準可遵循的規范拍賣,對推動國內機動車拍賣標準化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現行標準于2012年3月發布并實施,確定了機動車拍賣的基本原則、主要流程和基本要求。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行業為機動車拍賣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據韓濤介紹,各地相關公安車管部門自2012年以來,已更新調整對機動車交易過戶的有關規定,亟需在標準中作出相應的補充和更新;各種網絡拍賣模式層出不窮,應當結合國家標準《網絡拍賣規程》,規范機動車網絡拍賣相應的標準和條件。此外,根據前期專業機動車拍賣企業的運營經驗,有關拍賣企業在執行標準的細化、流程操作細節方面上也有諸多問題值得總結,比如: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檔案管理、標的管理、會場管理等以及其他如費用價款的支付和結算問題等。
為了更加恰當地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規范化的業務操作流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同全國拍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16年提出了修訂計劃。據悉,新修訂的《機動車拍賣規程》對2012年版共做出了36項修改,其中有3項刪除內容,33項增加或調整的內容。如原第4條,拍賣委托,結合實際操作過程中,當地車管部門對委托人產權證明有明確要求的,進行了補充;增加委托人應當提供的材料中權屬的證明材料,補充了有關瑕疵說明是“包括但不限于車況和相關手續的”,同時也要求委托人“確認機動車所在地是否有抵押、查封、海關監管等信息”。增加與合同管理制度相對應的其他制度,進一步完善機動車拍賣的管理機制,包括《合同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機動車停放、停車場地安全管理制度》《委托拍賣機動車管理制度》《委托拍賣機動車證件管理制度》等。
根據新修訂的《機動車拍賣規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還將盡快修訂《中國機動車拍賣標準化達標/示范企業評定管理辦法》和《中國機動車拍賣標準化達標/示范企業評價指標》,并在適宜時間開展第3屆中國機動車拍賣標準化達標企業認證工作,以提升我國機動車拍賣行業的規范水平和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韓濤表示,規范二手車拍賣交易中服務不規范、車輛信息不透明、采用暗箱操作等被詬病的“坑”,讓客戶“放心參拍”是此次機動車行業標準修訂希望實現的終極目標。新修訂的行業標準能夠更好地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規范化的業務操作程序,使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避免了因行業標準滯后而對企業發展帶來的制約,提升了行業標準的權威性、前瞻性和社會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