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快速發展,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上漲。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范圍逐漸從住宅建造領域擴展到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等多個領域。在住宅建造領域,裝配式建筑占據了總量的70%以上,成為主流建造方式之一。在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領域,裝配式建筑也逐漸受到青睞,其應用比例不斷增加。隨著全球對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符合環保理念的建造方式,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一、定義及分類
裝配式建筑是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因為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是現代工業化生產的代表,符合建筑業產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裝配式建筑可分為砌塊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板升層建筑等。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及監管體制
裝配式建筑行業行政主管部門主要包括國家發改委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發改委主要負責裝配式建筑行業的宏觀調控,包括制定和實施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審批重大裝配式建筑項目的立項和投資,以及推動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作為裝配式建筑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承擔建立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責任。監督管理建筑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確保裝配式建筑行業的有序發展。研究擬訂城市建設的政策、規劃并指導實施,指導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安全和應急管理。承擔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確保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和安全。
裝配式建筑行業自律組織主要為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等,主要負責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和實施行業發展規劃,組織并承擔標準的編制工作,建立行業團體標準體系,開展團體標準的編制。組織實施行業統計,開展行業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組織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開展技術培訓,培養裝配式建筑產業領域人才,提高全行業的技術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建立行業自律機制,規范行業行為,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和行業整體利益等。
2、相關政策
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支持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推出許多相關政策促進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如《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加快完善覆蓋設計、生產、施工和使用維護全過程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推廣標準化設計能夠減少設計過程中的重復勞動,提高設計效率,同時降低設計成本。標準化設計還有助于確保構件的通用性和互換性,為后續的生產、施工等環節提供便利。覆蓋設計、生產、施工和使用維護全過程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的建立,能夠確保裝配式建筑在各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標準可依,提高整體建設質量和安全性。同時,標準體系的完善也將推動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裝配式建筑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其復雜性和創新性上。首先,裝配式建筑的設計需覆蓋工程結構、機電、裝飾等多個方面,且要求構件的標準化設計和制造,這對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其次,裝配式建筑在生產、運輸、安裝等環節需要高度協同,技術要求復雜,需要企業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以克服技術難題,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此外,一些國外先進工藝技術雖然成熟,但不符合國內現行建筑要求規范,難以直接引入,這也增加了技術壁壘的難度。
2、資金壁壘
裝配式建筑行業對資金的需求量大,這主要體現在前期的重資產投入上。首先,建立預制構件的生產線需要大量資金,包括購買和安裝自動化設備、建設高標準的生產廠房、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等。其次,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周期通常較長,且資金回籠速度慢,企業需要有強大的現金流來支撐項目運營。再者,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需要持續的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于新進入者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將很難在行業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3、人才壁壘
裝配式建筑行業的人才壁壘主要體現在專業人才短缺和人才培養周期長等方面。首先,裝配式建筑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尤其在設計、技術、制造、安裝等關鍵環節上,缺乏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技能的人才。其次,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復雜性和創新性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而這類人才的培養需要較長時間和系統的培訓。因此,企業在進入裝配式建筑行業時,需要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裝配式建筑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水泥、鋼材、木材、鋁材等原材料以及建筑設計;產業鏈中游則為裝配式建筑的生產,包括預制構件的生產、加工和裝配。預制構件生產公司負責將原材料加工成預制構件,包括墻板、樓板、樓梯、陽臺、門窗等;產業鏈下游主要為建筑項目開發商以及運營維護等。
從上游來看: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預制構件的品質和建筑的整體性能。因此,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對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國木材產業發展歷史悠久,但人均林木資源比較匱乏,因此木結構裝配式建筑不宜大范圍推廣。而水泥和鋼鐵作為傳統建筑材料,在裝配式建筑中仍占據重要地位。
從下游來看:建筑項目開發商是裝配式建筑產品的最終用戶,他們的需求和偏好直接決定了裝配式建筑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方向。隨著開發商對裝配式建筑認識的加深和接受度的提高,裝配式建筑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裝配式建筑在運營維護階段的表現,直接影響到開發商和業主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如果裝配式建筑在運營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適性,將有助于提高開發商的聲譽和品牌形象,進而推動他們在更多項目中采用裝配式建筑。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中鐵裝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鐵裝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國中鐵旗下唯一的高科技創新型裝配式建筑業務平臺。中鐵裝配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生產設備,依托各大生產基地,大力提升產品生產的智能化、標準化水平。公司智能制造業務涵蓋裝配式結構材料、裝配式墻體材料、裝配式內外裝飾材料等,致力于打造拳頭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公司重點發展“裝配式+”業務,深挖特定行業市場需求,如裝配式+居住系列、裝配式+公共系列、裝配式+商業系列、裝配式+工業系列、裝配式+基建系列等,提供產品化+模塊化整體解決方案。2021年,中鐵裝配裝配式建筑產品及服務營業收入為4.19億元,同比下降55.01%。2023年,營業收入上漲至14.76億元,同比增長133.98%。
(2)寧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強勁實力的綜合性建筑企業。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0日。公司主營業務涵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勘察、設計、安裝,市政道路橋梁、園林綠化,建筑裝修裝飾、建筑幕墻的設計、施工及預拌商品混凝土、水泥預制構件、裝配式建筑等的生產、銷售。寧波建工的裝配式建筑業務涵蓋了設計、生產、施工等多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先進技術,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寧波建工在裝配式建筑領域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近年來,寧波建工營業收入逐年上漲,2023年,寧波建工營業收入達226.73億元,同比增長3.69。2024年1-3月,寧波建工營業收入為56.72億元,同比上年同期減少0.43%。
五、行業現狀
近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快速發展,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上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51.35%至12.32億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范圍逐漸從住宅建造領域擴展到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等多個領域。在住宅建造領域,裝配式建筑占據了總量的70%以上,成為主流建造方式之一。在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領域,裝配式建筑也逐漸受到青睞,其應用比例不斷增加。隨著全球對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符合環保理念的建造方式,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六、發展因素
1、機遇
(1)城市化進程加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口不斷向城市聚集,對住房、公共建筑等基礎設施的需求急劇增加。傳統的建筑方式難以滿足這種快速增長的需求,而裝配式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周期短的優勢脫穎而出。通過工廠化生產、現場組裝的方式,裝配式建筑能夠迅速響應市場需求,為城市化進程提供有力支撐。此外,隨著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的推進,裝配式建筑在拆除重建、功能改造等方面也展現出巨大潛力。
(2)消費者認知提升
消費者對裝配式建筑的認知和接受度的提升,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市場動力。過去,消費者對裝配式建筑的認知存在誤區,認為其質量不如傳統建筑,缺乏個性化和美觀性。然而,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功案例的積累,消費者的認知正在發生改變。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實現高精度的控制,保證了建筑的質量;通過設計的創新,裝配式建筑可以實現個性化和美觀性,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其環保節能的特點,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綠色生活的追求。隨著消費者對裝配式建筑認知的提升,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為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市場動力。
(3)技術創新推動
技術創新是推動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隨著BIM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裝配式建筑的設計、生產、施工等環節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升級。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裝配式建筑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還降低了施工成本和能耗。同時,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發和應用也為裝配式建筑提供了更多選擇,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裝配式建筑將在性能、成本、環保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為市場帶來更多驚喜。
2、挑戰
(1)成本問題
裝配式建筑在成本方面面臨顯著挑戰。首先,預制構件的制作、運輸和安裝等環節的成本較高,這主要是由于預制構件需要高精度的生產設備和復雜的生產工藝,以及嚴格的運輸和安裝要求。其次,裝配式建筑的前期投資較大,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這增加了項目的財務風險。高成本問題限制了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應用,使得一些項目在成本效益分析時難以與傳統建筑方式競爭。
(2)技術挑戰
裝配式建筑的技術挑戰主要體現在設計、生產、施工和質量控制等方面。設計方面,裝配式建筑需要采用模塊化、標準化的設計,這要求設計師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生產方面,預制構件的生產需要高精度的設備和工藝,以及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施工方面,現場的裝配作業需要精確的測量、定位和連接技術,以及熟練的施工人員。此外,裝配式建筑的結構安全、耐久性和適應性等,也對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是裝配式建筑行業面臨的又一挑戰。
(3)市場認知不足以及推廣困難
市場認知不足是裝配式建筑面臨的另一大挑戰。由于裝配式建筑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建筑方式,許多開發商和消費者對其了解有限,對其質量、耐久性和維護等問題存在疑慮。這種認知不足導致市場需求不足,影響了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此外,傳統建筑觀念的影響也使得一些人對裝配式建筑持保守態度,難以接受這種新型建筑方式。由于認知不足,裝配式建筑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一方面,信息不對稱使得消費者難以全面了解裝配式建筑的優點和特性;另一方面,傳統建筑方式的慣性思維使得一些開發商和投資者對裝配式建筑持觀望態度。此外,裝配式建筑的市場推廣還需要克服政策、法規、標準等方面的障礙,這些都增加了推廣的難度。
七、競爭格局
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的企業競爭梯隊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以大中型央企、國企為主,如中建集團、中鐵裝配、寧波建工、上海建工等。這些企業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和資源優勢,在裝配式建筑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均表現出色,為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第二梯隊為以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影響力的民營企業為主,如遠大住工、鴻路鋼構、杭蕭鋼構、全筑股份、江河集團等。這些企業在細分市場和特定領域深耕細作,通過技術創新和差異化競爭策略逐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憑借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快速反應能力,在特定領域和細分市場中尋求突破,為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做出貢獻。第三梯隊主要由中小型企業構成,這類企業通過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快速反應能力在市場中尋求突破。
八、發展趨勢
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正邁向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市場接受度日益提高,隨著消費者與開發商對其優勢認知的加深,裝配式建筑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同時,標準化與模塊化成為關鍵趨勢,通過統一標準和規范,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促進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此外,產業鏈不斷完善,各環節間協作日益緊密,上下游企業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這些積極因素共同作用下,裝配式建筑行業將實現更高效、更環保、更可持續的發展,為構建綠色、低碳、宜居的城市環境貢獻力量。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智研咨詢重磅發布《2024年中國裝配式建筑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根據中國裝配式建筑網數據顯示,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自2014 年起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從 2014年的 404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4420.1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81.9%。
![2022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產業鏈分析: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dd2a6e2dd1963d26c8672c625ba6166e69bd4120.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產業鏈分析: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圖]
數據顯示,2018年及以前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持續增長,隨著整體房屋價格高漲具備實際購買能力者數量持續下降,2019-2022年以來新開工面積持續下降,2022年開工面積為43億平方米,與此同時裝配式建筑因具備方便,可重復使用從而大幅度降低成本等優勢占比整體新開工面積持續上升,2022年占比已達25%。
![2022年中國裝配式建筑政策分析:要求繼續推廣裝配式建筑 [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4b870b64f647f1fc10474b02796382c9242dcf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裝配式建筑政策分析:要求繼續推廣裝配式建筑 [圖]
近年來,由于裝配式建筑能有效節省資源、不太受環境制約且操作模式機械化、縮短工期、可減少建筑垃圾和污染排放等,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2022年期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政策和指導意見。